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正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 2020-08-02 20:21:28 阅读 3741

教学内容:正比例。

2、能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民主导学:任务一:正方形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

1、下边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填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而();

2、下边是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填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也随着边长的()而()。

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

任务二:正方形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

上面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1、计算周长与边长的比值。

我发现: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 )倍;周长随着边长的变化而( )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 )

、计算面积与边长的比值。

我发现: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倍数关系是( )面积也随着边长的变化而( )面积与边长的比值( )

小结:1)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不变;

2)正方形的面积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相等。

任务三:认识正比例。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1、把下表填写完整。

路程 :时间= (一定)。

我发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

课堂小结:路程和时间两个量 ,时间变化,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检测导结:目标检测、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口头说明理由。

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2、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成正比例的量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等,而正比例是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在教学例1,自学例2时,我都鼓励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尤其是例1,通过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填写**。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揭示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及性质时,让学生根据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相对应的路程(总价)是怎样随着时间(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路程(总价)和时间(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来组织、归纳、得出其性质和意义。

在教学例2时,我安排了自学,让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跟老师的接近或相同,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处在引导、辅助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尽情表达对于知识的见解,让他们深深感受到这间教室是属于他们的,这节课是属于他们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有下面几点反思:

1.学习方式的一点点转变,带来学习效果的一大块进步。

要改变以往接受式的学习,多给学生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发现规律。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正比例的练习中,学生都能够用除法去验证结果是不是一定的,从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可见教学效果非常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四单元比例知识要点。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2 1 6 3 2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 是一个等式。3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关键是看 如果比值相等 则能组成比例 如果比值不相等 则不能组成比例。4...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备课方案

备课方案。第四单元比例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综合应用。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这部分知识是除法 分数 比 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在知识的链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比例是小学数学研究数与代数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是前面学习的一个综合应用,是数与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人教版

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最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 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教案。韦巍。第四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2 在举例 分类 观察 比较 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3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