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

发布 2020-07-29 23:16:28 阅读 4962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寓言二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冲突”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包含两则语言--《鹬蚌相争》和《矛与盾》。

鹬蚌相争》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3、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结果,从中受到启发,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与人相处时应该宽容、谦让。教学重难点:

1、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2、懂得宽容、谦让,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疑自探。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

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够阻止一场战争?

板书:鹬蚌相争)2、破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

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它们是怎样争斗的?结果怎样了?

这则寓言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师相机板书有**意义的问题)

3、随着对文章的深入了解,相信我们的这些疑问都能够得到解决。请看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②在默读课文,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4、生自学**。二、解疑合探1、小组合探。

2、班级合探:

1)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2)板书“鹬”“蚌”两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蚌”**)认识鹬、蚌。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3)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汇报中解决为什么争的问题)

4)体会鹬蚌怎样相争。

汇报找到的相关语句并指导朗读:

a、“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b、“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并读出来。

.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③.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5)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6)总结启示。

你从这则寓言里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互相争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质疑再探。

1、静下心来想一想,课始提出的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2、浏览课文,你还有哪些跟课文有关的问题不明白,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预设:类似的成语还有哪些?四、拓展运用。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自编题。

3、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4、续写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鹬蚌相争 教案。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 秦 楚 韩 魏 赵 燕 齐。出示战国七雄图 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学习单

鲁人执竿。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着拿竹竿,不能进入城门 又横着拿竹竿,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不一会儿,有个老人走过来说 我不是圣人,...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 彩,寓言更是这样。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