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的。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1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一、这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浥客舍尽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
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依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试背这首诗。
四、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你来给大家背一背。
第二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歌的情感;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难点:相关拓展延伸的《黄鹤楼》《江南春》《赠孟浩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我们所要去的也是中国的旅游名胜——黄鹤楼。上节课已经让大家去搜集关于黄鹤楼的资料了,有谁能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真丰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鹤楼的魅力。老师这里也有关于黄鹤楼景致描写的千古绝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么?(课件显示《黄鹤楼》,请一名学生朗读一下)
3.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登黄鹤楼追寻古人足迹,古人却已经乘鹤归去。面对着黄鹤楼的景色,作者只能留下深深的惆怅和惋惜,更因为他游历在外的状况,使得作者心中不由地涌上了一丝淡淡的乡愁。
4.正是因为有了这首被后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课件显示)的《黄鹤楼》,才会令后来者面对黄鹤楼的美景却无从下笔,徒呼无奈。即使是李白也只能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课件显示)。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但李白毕竟是“诗仙”(引导学生回答),面对如斯的美景,他岂能雁过不留痕。李白以一首送别诗的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2.(**显示黄鹤楼送别的动画)同学们,你们从这幅动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帆船,江水,人……)
3.这些场景联系到这首诗中,你们认为最适合眼前所见的是哪两句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课件显示)(齐读这两句诗)
4.谁能联系刚才所看的动画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学生自由回答,在回答中互相补充)
5.从这两句诗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个别读,齐读,读出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6.究竟是什么让作者如此的恋恋不舍,那艘帆船究竟带走了什么呢?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
(课件显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了解一下李白久久不愿离去的原因。
7.通过朗读,大家明白了李白依依不舍的原因了么?(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了。
)这是一对怎样的朋友呢?(故人,感情深厚的老朋友)。是啊,老朋友即将离去,诗人又怎能不产生伤感之情呢?
8.而且老朋友离去的季节又是在(春季)。从**可以看出来?
(烟花三月)。烟花三月是怎样的季节呢?老师这里有几幅江南春天的**,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显示)多么美丽的江南春啊,大家还记得杜牧的那首《江南春》么?(学生朗诵,课件显示)。看一看,绿映红的春光,蒙蒙胧胧的春雨,在这种美景中,人的心情本该是(愉快,愉悦……)然而,朋友却要离,青梅煮酒,对酒当歌的季节却成了离别的季节,李白能不伤感么?
于是,他只能伫立江边,吟诵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久久不愿意离去。
9.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现在大家自由读一下这首诗,尝试着将诗中的情感读出来,等会比比看,谁最像黄鹤楼边的李白。(个别读,齐读,背诵下来)
三、拓展延伸: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让人感同身受。除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还有一首名诗《赠孟浩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再次感受一下李白对孟浩然高尚品格的景仰之情。
(课件显示《赠孟浩然》)
四、小结:今天,我们在黄鹤楼的怡人美景中,感受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谊,让我们伴着滔滔长江水,目送孟浩然前往那烟花三月的扬州。
第三课时: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目标:1.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2.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同学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欣赏**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学生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学生回答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3.调皮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大家的本领真大,都把生字、难认的字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句)
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同学们自由练读,教师巡回辅导。
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最棒,想读给大家听?
谁能勇敢地站起来,一个人读整首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准备准备。
三、读品结合,渐入诗境。
1.你从这位学生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
2.这首诗中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4句诗班上学生曾经学过,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质疑。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可利用草原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感悟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3)“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通过“满”字感受不忍分离的离别之情。
3.不懂的地方弄明白了,再读读诗,你最喜欢哪句诗?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请读给大家听。
分别指多名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渐惭进入诗境。
四、整体诵读,体悟诗蕴。
1.瞧!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诗人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齐读全诗。
2.**响起,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听。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与开课初步感知相照应,引导学生体悟诗蕴。
学生们说完感受,请他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体现学生们对诗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可以是对草原的赞美,可以是对小草的歌颂,还可以表达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们个性化诵读。
3.这么美的诗,你能把它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吗?
自由背、指名配乐背、配乐齐背。
五、小结全诗,课外延伸。
这短短的几句话,40个字,把我们的所看、所想、所感全写出来了。不过。这可不是王老师的杰作,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
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激发大家读古诗的兴趣。
16 穷人。
教学目标:1.学写“溅、帐、帘、忐、忑魁”6个生字,会认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记住多音字“哦”的读音和意思。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练习2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的句子。如: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及渔夫的话。
3.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的。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姓名分数。一 轻轻松松,积累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50分 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 wuzhu d ol n x n w n zh n x x r sh nj n r n y u x 选字填空。6分 即既。1 现在的营养快餐 方便又省钱。2 我们的民兵招之 来,来之能战。势式。3 全...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检测题。姓名分数。一 轻轻松松,积累与运用语文基础知识。50分 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 w zhu d o l x n w n zh n x x r sh n j n r n y u x 选字填空。6分 即既。现在的营养快餐方便又省钱。我们的民兵招之来,来之能战。势式。全国形很好。这种形...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检测 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一 积累语言。1 看拼音写词语。y n li n zhu d o j y shu h zhu n 2 按要求填写词语。纹丝恍然吞枣其来。张冠井然长辞横溢。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四字词语。赞扬桑娜人物特点的四字词语。3 从本单元学的三首古诗中,选一首默写下来 并按要求填写课外积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