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鹭鸶教案

发布 2020-07-22 08:48:28 阅读 4771

课题9、鹭鸶分课时教学目标。

总课时。执行时间电教课时。

月日。1、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认识、理解生字、词语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诗画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美丽的鸟。(课件出示鹭鸶图)同学们,认识它吗?

2、鹭鸶又叫白鹭,我们学过描写白鹭的诗歌,同学们还记得吗?1、

学生背诵描写鹭鸶的古诗)

个人随笔。3、古诗中的鹭鸶和图中的鹭鸶一样美。那么,郭沫若笔下的鹭鸶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2、

思考:在作者郭沫若的眼中,鹭鸶是什么?

2、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出示句子:

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学生朗读感知,教师指导:既然说是诗,就要读出诗的韵味。

来,请同学们用轻缓的语气来读这两个句子,把“精巧、韵、散文诗”这几个词语读得稍重一些。三、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1、自主学习,记住生字的音、形、义,通过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检查学习情况。

教师提示容易出错的字。“框”不要读成“kuang”,“嗜”是翘舌音,“匣”不要读成“jia”。3、理解新词。精巧:精细巧妙。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嫌:讨厌。悠然:悠闲的样子。嗜好:特殊的爱好。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鹭鸶。精巧流线型嫌。

悠然嗜好铿锵。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9、鹭鸶分课时教学目标。

总课时。执行时间电教课时。

月日。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体会首尾照应的作用。

2、凭借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观精巧之美。

1、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鹭鸶这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由地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描写鹭鸶的语句画出来。1、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作者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来描写鹭鸶的精巧之美。

4、再读,思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合。”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来?5、师生交流。

1)品身段大小之适合。

对比之下,白鹤太大;朱鹭和苍鹭也大了一些,只有鹭鸶大小合适。那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长短那么地适宜。(2)领色素配合之和谐。

那雪白地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浑然天成,一切都搭配得那么和谐。

6、指导朗读。体会优美如诗的语言中鹭鸶的精巧之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个人随笔。二、品无穷这韵。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鹭鸶这首精巧的诗,又会展现出怎样的精彩画呢?请同学们读第6-9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看到几幅优美的图画。在欣赏的同时,给画面起个合适的名字。

2、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并择优板书。

3、这两幅图中,你最喜欢哪幅图画?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读,慢慢欣赏。把你认为最值得品味的词句画下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4、欣赏《鹭鸶钓鱼图》。(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作者不说鹭鸶“叼鱼”,却说它在“钓鱼”,是不是作者用错了字?如果把“钓”换成“捉”,你认为可以吗?听老师读这一段,大家边想象边思考。

(3)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生交流。5、欣赏《鹭鸶望哨图》

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鹭鸶?

6、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鹭鸶不会唱歌,为什么不说鹭鸶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三、总结全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鹭鸶。大小适合色素和谐。

钓鱼图优雅一首精巧的诗望哨图悠然。

六年级语文下册鹭鸶1教案湘教版

9.鹭鸶。一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伙伴。出图认识它吗?试着读读它的名字。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师板题。观察 什么结构?怎么写才美观?老师之所以想让大家把这两个字写美,是因为鹭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的鸟,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郭沫若老先生的散文,感受它的优美。二 学文。1 自己试着读一读,看准...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鹭鸶》教学设计

出示小黑板 这一设计,以自己预先的错误启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主 自觉地认真阅读,积极主动思考。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自主纠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学生认真看后纷纷举手 生 1 老师写得太简单了。生 2 老师写得不俱体。它的外形特点,内在神韵是什么样?没写出来。如果说把鹭鸶擦掉...

语文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鹭鸶》精编学案第2课时

鹭鸶 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3 了解作者开头和结尾,体会其表达效果。二 学习过程。一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1 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2 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3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鹭鸶?4 找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