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鹭鸶1教案湘教版

发布 2020-07-22 15:11:28 阅读 5562

9.鹭鸶。

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伙伴。出图认识它吗?试着读读它的名字。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师板题。观察:什么结构?怎么写才美观?

老师之所以想让大家把这两个字写美,是因为鹭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的鸟,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郭沫若老先生的散文,感受它的优美。二、学文。

1.自己试着读一读,看准字音,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争取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师**,正音。

解决“优美”、“铿锵”,指导读优美最后一节。

3.带问题默读,思考:鹭鸶是一首的诗?你从哪看出来的?4.你是怎么理解精巧的?从节中找答案。ppt

我们之所以说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是因为。

三、过渡。1.鹭鸶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还是的诗?(韵味无味)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读第六节。

2.描绘的景色真像一幅画,画中鹭鸶在干什么?谁能给这幅画起一个贴切名字?3.置疑:我觉得,不准确,说捉鱼吃鱼才更准确,你觉得呢?

鹭鸶像优雅的贵妇,闲庭信步在水边,悠闲地垂钓着。那么温柔那么娴静。一钓钓出百种味,只这一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韵味无穷。

4.同桌读读七八两节,商量商量,各取个什么名字合适呢?5.望哨图。

它是在望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作答6.低飞图。

闭眼联想,夕阳最后一抹柔光斜斜地铺在水面上,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水边,通红的火烧云低垂着,偶有一只鹭鸶伴着晚霞翩然起飞,她优美的身形映照在水面上,让人不禁陶醉: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鹭鸶优美的身形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让人不禁感慨:

此鹭只应。

用心爱心专心1

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哪。此情,此景,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拥有这样美的享受,怎么不令人感念:因为,这,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啊。

孩子们,睁开眼睛,此刻,你对鹭鸶怀有怎样的感情?揣测一下,作者对鹭鸶又有怎样的情感?四、升华。

郭老把鹭鸶描写得如此优美,就因为他对鹭鸶、对自然、对生活都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对自然、对生活的爱)五、拓展。

喜爱鹭鸶的人自古有之,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笔下的鹭鸶吧。ppt扩展。

情真意切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除此之外,郭老还有非常巧妙的写作方法,速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一部分的写法,最吸引你?仿写练习。

我在第一次打开鹭鸶这篇文章时,首先想到了宋玉描写美女的话。这是抄袭吗?

郭老不是照搬,而是创造性地仿写,看来描绘美好事物的恰如其分,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现在,你们用这样的句式描绘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吧。六、指导背诵。

七、布置作业。

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请同学观察生活,写一写生活中的美。

用心爱心专心2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鹭鸶教案

课题9 鹭鸶分课时教学目标。总课时。执行时间电教课时。月日。1 认识 会写生字,理解词语2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认识 理解生字 词语教学准备多 课件。教学程序设计。一 诗画导入,激发兴趣。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美丽的鸟。课件出示鹭鸶图 同学们,认识它吗?2 鹭鸶又叫白鹭,...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鹭鸶》教学设计

出示小黑板 这一设计,以自己预先的错误启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主 自觉地认真阅读,积极主动思考。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自主纠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学生认真看后纷纷举手 生 1 老师写得太简单了。生 2 老师写得不俱体。它的外形特点,内在神韵是什么样?没写出来。如果说把鹭鸶擦掉...

语文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鹭鸶》精编学案第2课时

鹭鸶 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3 了解作者开头和结尾,体会其表达效果。二 学习过程。一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1 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2 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3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鹭鸶?4 找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