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能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便于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调整今后的教学进度,我乡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顺利而有序地组织安排了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期末考试,现在将此次考试的试题、试卷情况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方面,其中积累运用占40% 、阅读理解占30%、作文占30%。试题突出了六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积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积累运用部分的第。
六、七题填空就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卷分析:
一)、考试的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参加考试的共有十所学校,十一个教学班。从总体成绩来看,我乡语文学科平均水平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这样的成绩和平时的成绩相比较,学生的进步较为明显的地方是:他们的书写工整,基础知识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阅读理解能力加强了,同时也看到学生不仅在课外的阅读面加宽了,而且知识积累的较为丰富。在作文方面篇幅增长了,学生的作文内容有话可说了,且懂得了作文的选材还是词语的运用都得围绕命题来做。
但是这一次测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卷面还是不够整洁,涂改较多,回答试题时不能审清题目要求,而是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想象做题。习作的开头和结尾不能很好的切中命题的还有一部分学生,事情的经过不够详略得当,出现了比较多的错别字。
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出现了较多的失误。总之,有得也有失,但从整体成绩来看,我们较好的完成了原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分析。
1、积累运用这部分,失分不多。失误较多的有第一大题的第1个看拼音写词语,由于学生拼写不认真,混淆了“恍然大悟”和“庞然大物”。第五题的第3小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比较浅显,不能正确运用。
这些细节问题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时,对语言的理解运用不到位,对学生的要求不细致。这就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学工作要从点滴细微做起。
2、阅读。短文(一)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月光曲》中的,课内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其中第4题,“写出皮鞋匠第一次联想描绘的三幅画面”,得满分的学生很少,原因在于学生的总结能力很欠缺,写得有些片面。第5题,要求根据皮鞋匠的联想,理解《月光曲》的旋律,学生没有难找顺序写。从这一点看出学生在理解句子或文章这一块还有些肤浅,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理解课文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力度,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短文(二)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课内短文的能力有所加强,学生答卷情况不够理想,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不够到位。
其中,错误多的地方是第4小题的第(2)题,有70%学生没有读懂短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其次是第6小题失分较多,找不到全文的中心句。失分原因是学生对阅读有畏难心理,还有做阅读题的惰性,一看就觉得很难,其实仔细读短文,只要弄明白短文表达的主要意思,就很容易写正确,此题不仅考察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理解文本,升华主题的能力。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3、作文。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认真审题,能围绕“关爱”来写,字数均超过五百,但是写得较平实,一般,内容不够精彩;有的学生有话说不出,其中也体现了学生在语言和表达感情上的贫乏。当然,学生的错别字也很多,这也是我们心痛的地方。
三、反思整改。
1、注意积累,夯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特别是驾驭综合题和开放题的前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走出把三维目标对立、分割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2、关注思维,培养能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地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要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不是教出来的,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采用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
利用好校本教材,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谚语、名言、歇后语、古诗”等等。再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加强作文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评卷中现了不少优秀作文,有部分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但也发现相当一部分是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平淡无情的文章。这是否与我们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关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习作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教材,落实练笔。我们应使作文训练在内容上从单一走向丰富,在形式上从呆板走向灵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会,落实抓好教材中的“小练笔”如果教师能切实抓好每次小练笔和八个单元习作,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第二,重视积累,以读促写。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抓好课内课外的语言积累。课内应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还要指导学生运用,体现“以读促写”, 为写作积累素材,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加强指导,授之以渔。作文教学中,高年段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指导学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上下功夫,教会学生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才会有所创新。再者,应加强细节描写的指导,如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最后还应该在审题、立意、选材、开头、结尾、照应、过渡、修改等方法和技巧上多作指导。发现学生的作文有进步,教师应该马上给予表扬、鼓励,使作文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乡的老师会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加强书写、阅读、习作等方面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做好来年的备考工作。
2023年1月9日。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一 试卷评析 本次试卷命题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 的思想,关注学情,能够紧扣教材,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试题难易恰当,重视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形成的考查。试题覆盖面比较大,突出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这一训练重点,基础题 阅读题与表达题安排合适,照顾了多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力求体现知识技能...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一 试卷评析 本次试卷命题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 的思想,关注学情,能够紧扣教材,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试题难易恰当,重视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形成的考查。试题覆盖面比较大,突出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这一训练重点,基础题 阅读题与表达题安排合适,照顾了多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力求体现知识技能...
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质量分析报告
本题包含两个小题,分别是 为什么北半球冬天冷夏天热 和 举例说明什么叫风化 这两个题答对率都不算高,第一个小题不少同学答不到点上 第二个小题有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什么叫风化,而没有举例子,所以得分较低。第五题 实验题。本次考试考察了蜡烛燃烧实验部分同学对于实验现象填写不准确,导致失分较多。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