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周

发布 2020-07-14 11:18:28 阅读 9468

课题第三单元圆锥练习六(1~5)

课型练习课。

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圆柱,圆锥体积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周围的数学图形,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重点: 能运用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3.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

二、探索新知。

练习六。1.下列物体的形状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

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观察书上的图形,那些物体是我们学过的那些图形组成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然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周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什么图形?连一连。

先让学生那出自己的练习本以它的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试试。

观察会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然后自己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以它的直角边为旋转周,旋转一周又会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然后观察书上的连一连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3.找一个圆锥形的物体,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安排学生讨论,对他们不同的看法进行改正或确认,最后集体订正。

可以使用排水法,即将此物体沉入水中,测量或计算出水的体积的变化量,就等于此物体的体积。

一个,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4.(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75.36÷3=25.129(m)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41.3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141.3×3=423.9(m)

5.判断题;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

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三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拿出自己的依据来进行判断,最后集体订正。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三分之一。

圆柱与圆锥等底的时候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三倍的时候,它们的体积才会相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还与用它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

五、 布置作业。

1.练习6,72.练习册相关的内容。

板书设计练习六。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练习4练习5

课后反思:组长意见:

课题第三单元圆锥练习六(6~11)

课型练习课。

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5-36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圆柱,圆锥体积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周围的数学图形,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重点: 能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圆柱和圆锥底和高不同时相等但体积相等的时候推导出高和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3.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

二、探索新知。

练习六。6.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高是9㎝.它的体积是多少?

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回顾圆锥的体积公式,为了找圆锥的体积我们需要地面的半径和高,那么底面周长给定了能不能找到底面半径?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然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圆的周长=2×圆的半径×圆周率

即。c=2rr=c÷2

3.14×5×5×9÷3=235.5(m)

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235.5立方厘米。

7.一堆煤圆锥形,高是2米,底面周长为18.84米。这对煤的体积是多少?已知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4吨,这对煤大约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跟我们刚做的上一道题一样只要我们根据的它的地面周长找出半径就可以了,那么它的第二个要求怎么做呢?让同学们围绕这道题惊醒讨论和动手做,最后集体订正。

3.14×3×3×2÷3=18.84(m)

18.84×1.4≈26(吨)

答:这对煤的体积是18.84立方米,重量是大约26吨。

8.小明家去年秋季收获的稻谷堆成了圆锥形,高1米,底面直径是2米。

1)这对稻谷堆体积是多少?

3.14×1×1×1÷3≈1.065(m)

答:这堆稻谷堆体积约1.065立方米。

(2)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50千克这堆稻谷堆多少千克?

1.065×650≈692.25(吨)

答:这堆稻谷堆大约692.25千克。

3)小明家有2.5公顷稻田,平均公顷产稻谷多少千克?

692.25÷2.5=276.9(千克)

答:平均每千克276.9千克。

4)如果每千克稻谷收价为2.8元,这些稻谷能卖多少钱?

692.25×2.8=1938.3(元)

答:这些稻谷能卖1938.3元。

在做这道题的时候首先得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和公式,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指明学生上黑板做题,最后一起订正。

9.一个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

这道题首先让学生回顾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现在它们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了那么它们的高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围绕这个思路突破的方法。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了,圆锥的高应该是圆柱的三倍,4×3=12(分米)

10.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8.26立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在上一道破题思路上继续想一想,他们的高和体积相等了那么底面积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进行思考找出突破的方法。

圆柱和圆锥的高和体积相等了,圆柱的底面积等于圆锥的三分之一。

28.26÷3=9.42(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圆锥在现实生中的应用和学会了计算圆锥解决实际问题,还推导出了圆柱和圆锥高和体积相等时候底面积之间的关系,还推到了圆柱和圆锥底面积和体积相等的时候高之间的关系。

六、 布置作业。

1.整理和复习。

板书设计练习六。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练习(6练习(7)

练习(8练习(9)

课后反思:组长意见:

课题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1~4)

课型练习课。

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37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 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周围的数学图形,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重点: 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难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的模型。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主要认识了两个立体图形,我们简单的复习一下有关于这两个图形的知识点:

1.我们把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圆柱?有什么样的特点?

底面(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

圆柱高— 有无数条长 = 圆柱的底面周长。

侧面— 沿着一条高展开—长方形

宽=圆柱的高。

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有关计算表面积 = 侧面积 + 底面积×2

体积 = 底面积×高 (v=sh)

2.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圆锥?有什么特点?

一个底面 — 是一个圆。

圆锥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只有一条)

一个侧面(曲面)— 展开是一个扇形。

圆锥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3

2、**新课。

整理和复习。

1.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 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 4题 教参p32 35 学情分析 圆柱是人们在生产 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统计。教学目标。1 掌握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反映的信息。2 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能力。3 通过指导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 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思考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 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 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