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学内容:课本第23——24页例1 、例2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 复习:
1、 说一说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
2、 指出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出示:1) 一辆汔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和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 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 每小时耕地公顷数一定,总公顷数和所用的时间;
4) 耕地总公顷数一定,每小时耕地公顷数和时间;
3、 一辆汔车2 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驶350千米。
1) 求出汔车行驶的速度:
列式。2速度(一定)
3)( 和( )成正比例。
4)用等式把题目中条件表示出来。
二、新授: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
1、 教学例1:
读题,理解题意,用以前的方法解答。
归一法:140÷2×3=350(千米)
或倍比法:140×(5÷2)=350(千米)
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这类应用题。
想一想:(1)本题有哪三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速度 、时间和路程)(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
2) 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你从**观察到的?
速度是固定不变的)(照这样的速度)
3) 可以用关系式表示: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已知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4) 解:设(略)
5) 检验:
左式=140/2=70 右式=350/5=70
左式=右式从而可以看出它们的比值(即速度)一定。
6) 我们共同归纳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 设未知数为x;
3) 列方程,解方程;
4) 检验,写出答案。
7) 把例题改编,学生自己解答。
2、 教学例2
1) 读题,用以前的方法解答:
70×5÷4=87.5(千米)
2) 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思考:1)题中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它们有什么关系?
3)显示课本24页中间填空。
4)用关系式表示: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反比例)5) 解:设(略)
6) 把例2改编,学生自己解答。
三、 巩固练习:
课本24页“做一做”
四、 课堂小结:
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相同,关键是要正确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五、作业(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姓名 总分 一 填空 18分 1 一个由4个 个 个0.1和6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不改变其大小,把它改写成小数局部是五位数的小数是 千克 吨4.86平方米 平方千米。48分 小时5.2米 厘米。成。和18的最大公约数与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比是 5 甲 乙两地相距2...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利息
精品资料欢迎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利息。教学目标 1 理解本金 利率 利息 利息税等概念。2 掌握现行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3 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4 认识科学理财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人新课。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二 联系生活,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利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利息。教学目标 1 理解本金 利率 利息 利息税等概念。2 掌握现行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3 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4 认识科学理财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人新课。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二 联系生活,理解意义。1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