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讲义

发布 2020-05-18 17:44:28 阅读 5175

物理。物理课程以高考压轴题为例,运用多方面的规律及方法研究分析,**有关与创新能力的考察,物理中数学方法的考察,源于实际的物理模型,实验能力的考证,帮助同学们可以从容面对**与创新型试题,看如何将实际问题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深化对物理方法的感悟,并能够运用科学规律分析研究实际问题。

从实用战略上解析物理高分备考策略,给同学们物理学科科学备考建议,从战术上精讲,达到求真务实、科学高效冲刺,两位老师通过研究近年高考考查的新特点,为同学们指出一条前行的方向,提升综合实力,出奇制胜,为高考成功助力。力争“决胜”高考!

必修1 第2章第2单元。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解析: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满足这样的关系,|f1-f2|≤f≤f1+f2,即合力的大小可能比其中的一个分力大或小或相等,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或小或相等.故本题选c.

答案:c2. 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 f1b. f1

c. 2f1 d. 0

答案:b3. 如图所示,物体m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和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

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斜向下偏左 d.斜向下偏右。

解析:物体m受四个力作用,支持力和重力都在竖直方向上,故推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推力f的方向斜向下,由此可断定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a4.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当倾角θ由很小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块对物体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变化情况是( )

a. fn、ff都增大 b. fn、ff都减小。

c. fn增大,ff减小 d. fn减小,ff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木板倾角较小时,物体相对木板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fn=mgcosθ,ff=mgsinθ

所以,在θ逐渐增大过程中,fn减小,ff增大.

当倾角θ增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开始相对木板滑动,则。

fn=mgcosθ,ff=μfn=μmgcosθ

所以,在θ继续增大的过程中,fn继续减小,ff也逐渐减小.故d选项正确.

答案:d5.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情况是( )

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大。

b.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小。

c.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

d.物体a的高度不变,θ角变小。

解析:最终平衡时,绳的拉力f大小仍为mag,由二力平衡可得2fsinθ=mbg,故θ角不变,但因悬点由q到p,左侧部分绳子变长,故a应升高,所以c正确.

答案:c6.(2011·武汉联考)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解析:由图可知,f1和f2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其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分为f3和f3,因而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b正确.

答案:b7. 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 (

a. ff不变,fn不变 b. ff增大,fn不变。

c. ff增大,fn减小 d. ff不变,fn减小。

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由题可知,o点处于动态平衡,则可作出三力的平衡关系图如图(a).由图可知水平拉力增大.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fn=mag+mbg,故fn不变,所以b正确.

答案:b8.(2010·唐山质检)如图所示,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与力f的夹角为α,另一个力的大小为f2,则关于力f的分解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f2=fsinα时,有唯一解。

b.若f2>f时,有唯一解。

c.若f2>fsinα时,有唯一解。

d.若fsinα<f2<f时,有两个解。

解析:当f2=fsinα时,分力f2为最小,有唯一解,当fsinα<f2<f时,f2可有两种不同的方向,对应分力的两组解,d正确;当f2>f时,只能构成唯一的三角形,有唯一解,b正确;f2<fsinα时,f1、f2与f不能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故无解,c错误。

答案:abd

9. (2011·湖南桃源四次月考)如图所示, 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

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受到的拉力分别用f1和f2表示,则( )

. 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 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 若l1④. 若l1>l2,则两绳受到的拉力f1=f2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当物体达到平衡状态时,绳拉力的方向与框架垂直.op、o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90°-θ因此不管两绳长度如何,拉力都相等.

答案:c10.(2010·天水模拟)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

a. f b. f

c. f d. f

解析:如图所示,因f2>f·sin30°,所以通过作图可知f1的大小有两个可能值.由图中直角三角形oaf知oa=fcos30°=f,由直角三角形f1af,知f1a==f,由图的对称性知af1=af′1,则f1=oa-f1a=f,f′1=oa+af′1=f,即答案a、c是正确的.

答案:ac11.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

a. mg, mgb. mg, mg

c. mg, mg d. mg,mg

解析:把物体对o点竖直向下的拉力mg分别沿do方向和oc方向分解,得杆oc受的压力为mg,do方向的分力为mg,又因为∠aob=120°,绳oa和绳ob的合力沿do方向,大小为mg,因此绳oa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答案:a12.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 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三根轻绳长度之比为oa∶ab∶ob=3∶4∶5.

试计算oa绳拉力及f的大小?

解析:由ob绳处于竖直状态可知tab=0

由轻绳长度关系可知∠oab=90°

对a受力分析得toa==mg

f=mgtan53°=mg.

13. 如图所示,轻绳ac与天花板夹角α=30°,轻绳bc与天花板夹角β=60°.设ac、 b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不能超过100 n,cd绳强度足够大,求cd绳下端悬挂的物重g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如图所示,以结点c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

facos30°=fbcos60°①

fc=fasin30°+fbsin60°②

又g=fc由①知fb=fa

由题意知,当fb=100 n时,物重g有最大值gmax.

联立解得gmax=n.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b.图乙的f 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2章第3单元。1.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 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 设空气密度不变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 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c 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1章第3单元。1.如图所示的位移 x 时间 t 图象和速度 v 时间 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 乙 丙 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 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 t2时间内,丙 丁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