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4.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某人向东走了2 m,用时3 s;再向南走2 m,用时3 s的整个过程。
b. 某人向东走了10 m,用时3 s;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
c. 某人向东走了20 m,用时6 s;再转身向西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
d. 某人始终向东运动,且任意1 s内的运动轨迹长度都是3 m
解析:选项a、b、c都是错误的,因为在选项a中,整个过程中人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在选项b中,不能反映人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同;在选项c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不相等且方向相反.在选项d中,限制了人的运动方向相同,也限制了任意1 s内人通过的位移大小都相等,故选项d正确.
答案:d5. 一人看到闪电12.
3 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 m/s~340 m/s,光速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解析:设闪电发生的位置与观察者相距为l,由题意有:δt=-=12.3 s
其中。可得:l≈km≈km=4.1 km.
若声速增大2倍以上,根据上面方法,算出的距离与实际相差很大,故只有b正确.
答案:b6.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水立方”的泳池长50 m,在100 米蝶泳比赛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 s末的速度为1.8 m/s、50 m时的速度为2.
2 m/s、经过50.58 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98 m/sb. 2.4 m/s
c. 2.2 m/s d. 0 m/s
解析:平均速度是表示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要注意泳道长50米,运动员在100米蝶泳比赛中要游一个来回,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注意:
此题属容易题,但有些同学可能会用路程求解平均速度而错选a项.
答案:d7.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8 m/s,12 m/s
解析:平均速度=,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
故1==8 m/s, 2==38 m/s.
答案:b8.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 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甲》乙=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甲》丙》乙。
c.平均速度甲》丙》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解析:三个物体在20 s内位移相同,所以a正确.
答案:a9. (2011·湛江测试)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匀变速直线,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对c错;根据在速度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
答案:a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a.3 s b.5 s
c.7 s d.9 s
解析:a==m/s2=-2 m/s2,故t′==s.
故t′=5 s或t′=7 s.
答案:bc11. 火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km/h.
t14次列车时刻表。
解析:运动路程x=966 km-484 km=482 km,运行时间t=4.65 h,则平均速率==km/h=103.66 km/h.
说明:(1)本题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编制的,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方法都较为简单,但要能看懂实际的列车时刻表,会从时刻表中提取出所需的路程和时间,这也是解答此问题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2)题中所求平均速率在生活中常说成平均速度,但要明确教材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是位移跟所用时间的比值,而生活中所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是标量,是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12.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
解析:设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总路程为s
在前s/3里用时:t1=
在后2s/3里用时:t2=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
解得v=80 km/h
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答案:80 km/h
13.2023年7月南京军区某部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
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以t1=50 s击中敌舰,则有。
v-v1)t1=l0,即:(60-v1)×50=2000
解得v1=20 m/s
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v1)t1=1500 m
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
v-v2)t2=1500,即:(60-v2)×30=1500,解得v2=10 m/s.
答案:20 m/s 10 m/s
14.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
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 m/s,求两峭壁间的距离.
解析:测量员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声波遇到较近的峭壁反射回的,则测量员到这一峭壁的距离为x1=vt1=×340×1.00 m=170 m;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声波被另一个峭壁反射回的,所以测量员与另一峭壁的距离应为x2=v(t1+t2)=×340×(1.00+0.50) m=255 m,因此两峭壁间的距离为x=x1+x2=170 m+255 m=425 m.
说明:这是一个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两次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造成的,建立起时间与路程(或位移)的关系.
15. 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
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 s速度达到108 km/h.
2)以40 m/s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起开始刹车,经8 s停下.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 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度的大小**,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 s.
解析:由题中已知条件,统一单位,规定正方向后,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即可算出加速度.取初速度的方向作为正方向.
1)对汽车,v0=0,v=108 km/h=30 m/s,t=10 s
a1==3 m/s2
2)对刹车后的汽车,v0=40 m/s,v=0,t=8 s
a2==-5 m/s2
式中的“-”号,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即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减小5 m/s.
3)对小球,v0=10 m/s,v=-10 m/s,t=0.2 s
a3==-100 m/s2
式中的“-”号,表示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说明:(1)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计算时要注意方向性.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方向问题.处理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加减时,选定正方向后,可用“+”表示矢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为“+”与正方向相反的,为“-”
2)通过本题,注意领会:物体运动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b.图乙的f 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2章第3单元。1.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 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 设空气密度不变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 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c 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1章第3单元。1.如图所示的位移 x 时间 t 图象和速度 v 时间 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 乙 丙 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 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 t2时间内,丙 丁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