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发布 2022-02-19 21:24:28 阅读 1107

必修1 第1章第3单元。

1.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c2. 2023年12月20日美韩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的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2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0~t2时间内=

b. t1~t2时间内=

c. t1~t2时间内》

d. t1~t2时间内<

解析:在0~t1时间内1=

在t1~t2时间内2<

故选项b、c错误、d正确.

对于0~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和>三种可能,无法判定二者的关系,故选项a错误.

答案:d3. 小球在t=0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解析:从题图可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弹起的初速度为3 m/s;弹起的最大高度为横轴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0.45 m.

答案:ac4.如图给出的是物体的运**象,纵坐标v表示速度,横坐标t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

答案:b5. (201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答案:b6. (2010·上海物理改编)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象,由图可知( )

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②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③在0-t时间内质点b比a质点位移大 ④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ab.①②c.③④d.②③

解析:首先,②正确;根据位移由v-t图象中面积表示,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③正确而①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质点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④正确;本题选②③④

答案:d7.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 )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物体a和物体b落地时间相等。

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

解析:从竖直上抛运动速度的对称性可知,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相同,因此两物体落地速度相等,d正确;相遇时刻为b下落的中间时刻,有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 v=(0+v0)/2,即v0=2v,a正确;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可知,b下落高度与a上升高度之比为1∶3,b错,同时可知a运动时间为b运动时间的两倍,c错.

答案:ad8.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

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解析:由t1+t2=vt

t1+t2=t

得 vm=2v,故a对.

由+=vt得+=,故d对.

答案:ad9.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解析:a、b加速时,a的加速度a1=m/s2=m/s2.

b的加速度a2=m/s2=2 m/s2,a120 s时,a的速度为40 m/的速度为零,在以后的运动中,两者距离仍增大,b错.

60 s时a的位移x1=×20 m+40×(60-20) m=2100 m,b的位移s2=×40×80 m=1600 m.

x1>x2,所以c对.

40 s时,a的位移x′1=×20 m+20×40 m=1300 m,b的位移x′2=×20×40 m=400 m,两者相距δx=x′1-x′2=900 m,d错.

答案:c10. 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2 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d.两车在t=8 s时相遇。

解析:2 s后,|a甲|=m/s2=10 m/s2,|a乙|=m/s2,故|a甲|>|a乙|,a错;t=2 s时和t=t0时,甲、乙速率均相等,故c错;t=8 s时,甲回到出发点,乙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由题干图可知两车在0~8 s内相距最远应在t0时刻,由a、b两直线可求出t0=4.4 s,则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x应为a、b两线和纵轴围成的面积,解得x=148 m,故b对.

答案:b11. (2011·铜仁质检)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解析:物体在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2 s时速度刚好减为0,一个周期结束,以此循环运动.

答案:c12. (2011·徐州模拟)一辆汽车正在以v0=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处有一只静止的小狗,司机从看见小狗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44 m/s2

c.从图中得到司机在其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10 m

d.x等于或大于10 m时,小狗是安全的。

解析: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同方向的匀减速运动,a项错误;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5 m/s2,b项错误;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1=v0t1=10 m,c项正确;汽车从司机看见小狗至停止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2=x1+v0t2/2=50 m,所以小狗相对汽车的安全距离为50 m,d项错误.

答案:c13.a、b两列火车,在同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0 m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说明理由.

解析:ab===0.25 m/s2,b车减速至va=10 m/s时的时间。

t==s=80 s,此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

xa=vat=10×80 m=800 m,b车的位移为:xb=vbt-abt2=(30×80-×0.25×802) m=1600 m

因为xb=1600 m>xa+x=800 m+700 m=1500 m,所以a、b两车在速度相同之前已经相撞.

14.2023年1月4日苏州市的一次抢劫案中,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a=15 m/s2,ab=10 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45 m/s,vb=40 m/s,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

解析:如图所示,以a车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ax为正方向,令l为警车追上劫匪车所走过的全程,l为劫匪车走过的全程.则两车原来的间距为δl=l-l

设两车加速运动用的时间分别为ta1、tb1,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2、tb2,则va=aata1,解得ta1=3 s

则ta2=27 s,同理tb1=4 s,tb2=26 s

警车在0~3 s时间段内做匀加速运动,l1=aata12

在3 s~30 s时间段内做匀速运动,则l2=vata2

警车追上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l=l1+l2=aata12+vata1=1282.5 m

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

l=l1+l2=abt2b1+vbtb2=1120 m

两车原来的间距δl=l-l=162.5 m.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b.图乙的f 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2章第3单元。1.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 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 设空气密度不变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 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c 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答案 b 4 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某人向东走了2 m,用时3 s 再向南走2 m,用时3 s的整个过程。b.某人向东走了10 m,用时3 s 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c.某人向东走了20 m,用时6 s 再转身向西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