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发布 2020-05-09 03:41:28 阅读 947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新欣学校。

科目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柴瑞卿张丽萍。

预计课时:80课时左右。

设计日期:2023年2月26日。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内容标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内容标准: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dm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内容标准: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内容标准: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单元:统计。

内容标准: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五、课程评价:

1、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重视学生数学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在组织合作探索活动中,要考查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并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1)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水平的评价,既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否会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正确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方面的表现。本册教材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实例和数据供学生选用。在评价时,老师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利用这些信息的自觉性、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实践活动等。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适用年级。五年级。课程类型总课时。必修课程。设计教师。14课时左右设计日期。从学生方面看 由于多 的普及,学生对本单元学习会很感兴趣,但是,写研究报告是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实践。学生 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从学习内容看 走进信息世界 安排了两个板块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和 利用信息,...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适用年级。石道乡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任永军九年级总课时50课时左右设计日期2011.9 本学期是中学毕业的最后阶段。从学生方面看 化学是刚开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兴趣较大,学习的热情较高。但本届九年级学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要作好每一个学生的工...

九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课程纲要

九年级英语go for it 复习课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郑州市第94中学。科目名称 英语go for it 七 八 九年级。开发教师 李小合 刘惠 吴善云 姚玉香。课程类型 必修。课时 80课时。日期 2016年2月。课程元素。1.课程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查找。七 八 九年级课本短语句型,并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