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美玲一年级数学三单元

发布 2020-04-08 22:15:28 阅读 4409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课时安排。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1课时。

第1课时1至5的认识。

教学内容。l~5的认识。(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l~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l~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页主题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通过情境图“农家小院”,激发学生主动**的欲望。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初步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并会认l~5这几个数字。)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参与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的**。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第2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比多少。(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9只小猴、4个梨、3个挑、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认读1~5各数。

2.排序: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新知。

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小猴吃水果”的故事(同时出示教科书第17页主题图)。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2.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及数字。

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猫和老鼠,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2)

2.中图:左边有几只海豚,右边有几只小球,谁多谁少,几小于几?(2<3)

3.右图:左边有几根苞米,右边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大于几?(5>4)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4.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19页练习三第6题。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己先用颜色进行涂抹,然后组内进行比较,教师最后明确答案。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19页第7题,相互评价。

第3课时第几。

教学内容。第几。

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星期日,科技展览馆有一个大型展示会,其中,有很多模型是中、小学生设计制作的,你们想去看吗?(想)

2.出示排队买票图。

吴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科技展览馆去,但是在进入科技展览馆之前,先得买票,你们看,展览馆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教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阿姨和那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解放军阿姨排在第4的?

4)请你说一说那位叔叔排在第5的理由。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穿连衣裙的阿姨正在排队买票,问:有几个人在排队?小朋友排第几?他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解放军阿姨排在第几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说一说从左数第2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几(板书)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三、方法应用。

1.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2.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3页练习四第1题:5只小鸟。按照要求完成下面3个问题。

1)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

2)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几只小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检验学生对前面新知的感悟,还着重于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

1.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题。

第1题中:明明获得第几名?浩浩获得第几名?丁丁获得第几名?

第2题中:**上一共有几人?从左数,妈妈排第几?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

投影出示水果课件。

说: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们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第4课时分与合。

教学内容。分与合。(教科书第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己得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用具。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咱们同学之前都认识1~5了,今天咱们和1~5一起做游戏,好不好?

二、**新知。

一)教学4的组成。

1.老师这有四根小棒,把他们分成两堆,两堆都有,你猜一猜有几种分法?

预设:1和和和1。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板书:分与合)

3.科学家进行猜想后,都要进行科学验证。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科学家,对我们刚才的猜想进行验证。下面请拿出四根小棒,把他们分成两堆,两堆都有,看看有几种分法,验证同学们刚才猜得对不对。

(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边摆边说:先把小棒摆成一排,先向左挪一个(4可以分成1和3);再向左挪一个(4可以分成2和2);再向左挪一个(4可以分成3和1)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立体图形的拼组 导学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体会立体图形间的关系。2 通过拼一拼,摆摆等操作活动,初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3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芦洪市中心小学教案总课时。年级。一。科目。数学。课型课题。新授1 5的认识。主备人。王玉兰。执教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 5的数序,能认读1 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

一年级数学三单元定稿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 三单元测试题。时限 4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一 写出下面钟表所指出的时间。二 认识图形。1 第一个图形是 形,有 条边。2 第二个图形是 形,有 条边,边相等。3 第三个图形是 形。4 第四个图形是 形,有 条边。三 画出钟画上的时针或分针。1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