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授课计划表。
第一单元:位置。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9页。
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 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
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习关键: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及与同学合作交流掌握所学知识。
学习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实践活动。
学具:投影仪、投影片、多**。
学习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上和下 (新授课)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页。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书第1页的图,描述:一座大桥横跨江面,汽车、轮船在桥的上下来来往往,繁忙极了。
2、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指名回答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说“汽车在上面”对吗?“汽车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汽车的位置呢?
指名说一说后,再让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汽车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指导学生填书第1页的空。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出示教材的第9页第7题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让学生自由的说,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五、总结:第二课时前和后 (新授课)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页。
学习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用:“(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同学在最前面”,“同学在最后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出示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李林后面是谁。张宁前面是谁”等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引导学生看图后独立填空,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
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
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
(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 总结:
五、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你前面和后面的分别是谁。
第三课时左、右 (新授课)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4页。
学习目标: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学习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二、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右)
1、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摆一摆。同桌合作,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想一想: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五、总结:
第四课时位置 (新授课)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6页。
学习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子上。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
指名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位置。(多说一些)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让学生分组游戏)
2、进一步**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4)、挂图出示第8页的第5题图。
a、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b、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一年级数学下教案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0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 4 班数学教案。执教人 章仁军。第一单元教案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课本第1 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
一年级数学下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认识。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体会 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思考和 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 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年级数学下教案
数学学科备课教案。数学一年级 课题绿色行动信息窗1 授课人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绿色行动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 经历解决问题 探索 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 概括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