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4-08 14:07:28 阅读 8593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1、熟悉学校,初步适应学校生活。

2、体验作为小学生的愉快和责任。

3、学会遵守必要的纪律和行为规范。

4、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

单元内容:主题一 《上学真快乐》

主题二 《了解我们的学校》

主题三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主题四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教学过程 :

主题一上学真快乐。

主题目标:1、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3、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4、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

活动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老师:接力棒(敲鼓),大红花,小精灵卡片。

学生:水彩笔,纸片(做名片用的)。

具体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做小学生的乐趣。

老师:(课前作自我表现介绍)讲课之前老师先恭贺小朋友从现在起成为一名小学生 !做小学生可真好!

你们做了小学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兴!(问学生: 你们高兴吗?

为什么这么高兴,做小学生有哪些乐趣呢?)

学生自由回答,并且可以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老师总结介绍做小学生的乐趣:

(1)认识好多新朋友(学生看看身后的同学)老师(数一数班里有多少人——全年级——高年级——全校)啊,你们认识的人真不少,你们的交际圈可真大!

(2)参加许多有趣的活动:得小红花,升旗,打电脑,中午看电视,六。一你们可以看百人舞,书法,老师会带你们去莲湖公园在小萝卜头像前带红领巾,表现得好还可以得小红花,五角星。

(比如:我们这门课,老师会奖给你“小精灵”,三跳运动会,《猫和老鼠》,《木兰花》……中午看电视的内容。)

(3)除此以外,还有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学生打开书包随意看看自己的新书,自己看5分钟。

老师:这样的书都很有意思。比如:

我们这本书《品德与生活》……逐页带学生看书一遍。)

(4)现在,我们就来动手体验一下《品德与生活》课的乐趣,先画手印。

2、学数字口令歌:

(1)老师讲纪律:

123,手放好;良好的秩序是上好活动

456,闭上口;课的开端,以后老师举。

789,要做端。起“1”,你们就要按口令做,然后,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做游戏。

(2)带好上课工具:水彩笔,小美术本。

(3)每节课评五面小红旗。

(4)每节课讲一个小故事。

3、认识新朋友的活动。

(1)老师:刚到新学校会遇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好!怎样和老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呢?这里,我们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认识。

(2)老师讲要求及游戏规则,并做自我介绍。(4——5名学生)范例:我叫刘金萍,姓“文,刀,”刘,金子的“金”爸爸,妈妈为我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名字的来历),我是2024年生的,我属大龙,我喜欢……

(3) 简单的方法:互相采访,自我介绍。(有时间讲毛遂自荐的。

故事)同桌俩互相介绍,互相采访: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

里?你喜欢玩什么?你爸爸,妈妈干什么的?..

(4) 学做名片:怕别人记不住你的名字,可以做名片,送给好。

朋友,送给老师。(老师示范做一张名片——学生看课本——

自己动手做。)

4、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主题二了解我们的学校。

主题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理了解新环境的方法。

3、了解并学会利用学校的有关设备、设施等。

4、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学会行为的文明礼貌。

活动准备:学生:水彩笔、纸袋、小美术本。

老师:录像带、纸袋。

活动课时:2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参观我们的学校

1、引课:开学一周了,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学校有一个认识。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参观我们的校园。

(1)老师讲参观的要求。(女生、男生各一队,两两手拉手;路上不许喧哗,有秩序地跟着老师看;边看边用心用脑记。)

(2)讲游览顺序。(黑板上画图)

游览顺序:学生在自己班门口站队——门房——体育室——厕所(垃圾台)——高年级教学楼——花坛、主席台——低年级教学楼——饭堂、水管——教师办公楼——大操场。

(3)带领学生游览学校。

备注:如果学校电视台有学校全貌的录像带介绍,则放映录像带为学生介绍。

2、参观后小结。

(1)看书p8页,进一步认识教师办公室,少先队(大队部),医务室,微机室,**教室和舞蹈室。

(2)布置课下的任务:这些地方没看,下课以后,同学们小伙伴自我结合去看看,去问问,去感受感受。

3、训练学生怎样问地方:首先要有礼貌——请问哪哪…例如大队部在哪?

4、用笔画下校园中你最喜欢的地方。(书上p11页的内容)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第二课时教师节的礼物。

1、检查上节课作业并制作校园图册。(书上p11页的内容)

(1)学生展示上节课所画的校园图。

(2)老师帮学生把画订成册。(课前,老师要带“我们的校园”封皮、钉书机、针、线。)

2、教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

(1)成长记录袋的意义:把一学期所做的手工、书画放进袋里保存。

(2)看书p60页,认识成长记录袋的形式。

(3)老师示范做一个。(回家作业,下周检查。)

3、教师节的礼物。

(1)介绍为什么要过教师节?(学生自由作答,老师补充发言。)

(2)提问:你认为该如何过为老师教师节?(四人小组讨论并作答。)

(3)指导学生现场做教师节的礼物。

(学生可以画画、写一首诗、唱歌、折纸、做贺卡……等等。)

4、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主题三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主题目标: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

活动准备:老师:录像带、抹布、备忘表、扫帚、衣服。

活动课时:2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学校生活要这样。

1、讨论:(1)上学2周,你觉得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老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要谈谈、学学我们小学生应该在学校怎样做,在家里怎样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所为。

2、学习小学生守则。(教室两旁挂的守则就够了。)

3、老师:说了这么多,下面咱们来看看具体的行为表现。(放录像,或者是看书p12-15页的内容。)

4、老师:除了遵守课堂纪律,搞好学习,我们小学生还要学会劳动。你会劳动吗?劳动是什么呢?(就是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

(1)学生示范劳动。

(2)看附页p62纠正错误的劳动方法。

(3)老师示范劳动。(班级打扫卫生的方法)

(4)小结:不仅在学校,我们要劳动;在家里,我们也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下节课,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劳动情况。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第二课时我们的家庭生活要这样做。

1、检查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1)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想想上节课我们都讲了哪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2)考察劳动技能是否掌握。

2、老师:上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小学生在家里应该怎样做?

(1)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看看书上提示是什么?p13页,哪些事情应该我们做?

(3)“叠被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洗脸刷牙……”你会吗?请小朋友上讲台做。

(4)先示范“穿衣服”。(2—3名学生演示)

(5)再示范“整理书包”。(2—3名学生演示,老师示范,全班做)

3、学写上学备忘录。

(1)看书讲“明明上学的故事”。

(2)讨论虽然明明知道这样做,可是他每天上学时总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事情应该什么时候怎样做才不会乱套?(学生自由作答)

(3)老师教学生写“上学备忘录”。

我的上学备忘录。

早上:7:00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

7:15—7:30吃早饭。

7:30上学(背书包、带红领巾、水瓶)

中午:12:00—12:30拿饭盒吃午餐。

12:30—13:30午休。

下午: 1、写作业。(回家后)

2、收拾书包、看课表准备明天的书和作业本。

3、看动画片。

4、睡觉前,检查书包、衣服、闹钟。

(4)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上学备忘录”。

(5)老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床前贴好上学备忘录,书桌前贴好课表、时间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序地做好每天的事情,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4、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主题四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主题目标: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注意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3、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活动准备:老师:有关交通事故的录像带、安全歌、交通图表。

学生:收集各种交通规则的图表。

课时安排:2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1、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安安全全上学去?”

(1)板书课题。

(2)老师进行现场采访(2-3名学生)上学到校的情况。

(家里住在**?怎么来上学?上学路上能看到什么情景?会碰到哪些以外事故?)

(3)小结学生上学出现的问题。

(要面临以下问题:过马路,乘车挤车,小摊小贩的吸引,乞讨要饭的骚扰,陌生人说话,下雨天、下雪天,交通不变的困难……)

(4)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的后果。(放映录像《交通事故》)

(该录像带由学校电视台租借—杨老师。)

老师:正因为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安安全全地上学,安安全全地回家。

2、讨论学习怎样安安全全地上学去?

(1)学生先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2)看书上p16页的补充说明。

(方法:遵守交规,不在大街上乱跑,不和陌生人说话……等等。)

3、学习过马路。‘

(1)询问:你会过马路吗?怎么过?(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安全歌”。

(3)小品表演过马路。

(4)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记交通标记。

4、布置回家作业:

回家后收集并制作交通标记,并向爸爸、妈妈请教各种标记各代表什么意思。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第二课时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1、收集信息。

(1)用各种方法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

(2)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讨论、模拟演练交通情况。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说说在**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交通资料:在人的感知中,外形是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标志的外形也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才确定下来,符合人们通常对于形状的认知习惯。但这也并非是唯一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们对于外形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当然为了统一,我国对道路交通标志有了明确的定义,将各种外形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在我国,道路交通标志主要有10种主要形状。

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

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2. 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3.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4.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5. 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6.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辅助标志须与主标志一起使用,附设在主标志下方,其对主标志的辅助说明。

一般来说,警告标志使用三角形;禁令标志使用圆形;指示标志通常有两种,圆形和方形;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一般为方形。)

(2)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讨论:

你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怎样做的?

3、判断:(1)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拉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

(2)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我和他一起去游戏厅看看。

我是去还是不去?

4、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安全歌》。

5、讲述并讨论:

(1)自己在路上看到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2)上学路上还有哪些情况要特别注意安全?

6、观察学校周边的交通情况,实地演练安全上学。

7、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第二单元 《祖国的生日》

单元目标:1、了解祖国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家乡的变化,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体验民族的自豪感,崇敬人民英雄。

3、体验国庆节的愉快,有创意地参加庆祝活动。

单元内容:主题一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主题二欢庆国庆。

具体活动过程:

主题一祖国真美丽。

主题目标:1、领略祖国壮美的河山,体验民族自豪感,获得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

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主题活动准备:

老师:教学**、《昆明世博园美景介绍》vcd。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导课: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美丽的祖国除了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还有着壮美旖旎的无限风光。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同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无限的迷人风光!

一、**幻灯(内容为教材p18页—19页),让学生初步领略祖国部分地区风景。

幻灯**顺序:

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首都北京名胜)——喜马拉雅山(世界屋脊,最高山峰、“无限风光在险峰”)—长江、黄河(我国的第一大河、第二大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台湾的日月潭、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港、澳、台风光)。

二、学生手持**、明信片或门票介绍自己旅游过的风景区。

老师过渡:同学们,怎么样,刚刚看过的这几个地方的风景,你们觉得美不美?其实呀,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全国要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地都有各自的特色风景。

下面,我们请我们班部分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随父母旅游所去过的城市美景与名胜古迹。学生依次讲解(3—5名)。

三、**《昆明世博园美景介绍》vcd,进一步使学生领略祖国的无限风光。

1、老师边放映边讲解:

看过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这里老师还要带大家去昆明的世博园看看。为什么要去**呢?因为世博园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风景全部缩小建成模拟风景区展示给人们,这样能使我们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将祖国各地的风光游览一番。

2、学生观后谈感受。

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游览了这么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美吗?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感到骄傲吗?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吗?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四、齐唱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结束本课。

老师结束语:

同学们畅谈的真好!是呀,我们的祖国是那样美丽,那样迷人,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真感到无尚光荣!最后,就让我们合唱一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在歌声中赞美祖国,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我很整洁设计者 仲健康。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 讲卫生的良好习惯。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亲人添麻烦,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 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 1 小红花。2 通过家长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做好个人卫生。3 挂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安排 第二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

禄丰县腰站小学。品德与生活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学校。教师。2013年3月。第一单元春天的歌。1 春天说了什么。教学目标 1 学习儿歌,认识春天的特征。2 学会观察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特征。3 涂涂画画 读读诵诵,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春天的特征,用耳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品德与生活 教。学。设。计。城关四小吴开兰。2013年9月1日。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单元目标。1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 同学交往。2 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3 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设计构想。本单元共安排4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