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随笔

发布 2020-04-10 10:59:28 阅读 7315

一年级学生年少小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我认为上好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有些教师认为,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备课?

首先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例如教《我上学了》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一句,**看来简单,但对不到七岁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

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挂图、幻灯、课本中的**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欢迎新同学”的横标,老师、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并把他们领到教室等情景,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和谐友爱。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二、加强行为训练加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一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们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即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学生的评论虽幼稚简单,但通过这样一评,表扬了先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明白了是与非。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经常向他们讲述校班中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学有榜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达到了思想品德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品德与生活》教学随笔

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秘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的 品德与生活 中的一课,在课。前我作了调查,学生对 有着感性的认识,认为 代表的就是金钱,并且很多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于是我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把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有关社会生活的现象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我很整洁设计者 仲健康。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 讲卫生的良好习惯。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亲人添麻烦,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 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 1 小红花。2 通过家长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做好个人卫生。3 挂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安排 第二课时...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 1 熟悉学校,初步适应学校生活。2 体验作为小学生的愉快和责任。3 学会遵守必要的纪律和行为规范。4 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单元内容 主题一 上学真快乐 主题二 了解我们的学校 主题三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主题四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教学过程 主题一上学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