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草》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4-08 00:49:28 阅读 3549

一年级语文《草》教学设计。

关于一年级语文《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感悟红军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

鲁迅先生说“我们吃得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而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吃的是草,但却又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信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认识他们。

二、学生自助。

1.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2.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4.选取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练习二)

三、求助互助。

1.题目中的“草”在全文有何含义?引子中的'“最甜”又如何理解?(结合**练习)

2.读课文结局部分议论性语句,说说这些句子的含义。(结合**练习一)

四、教师补助。

1.题目中的“草”在全文有何含义?引子中的“最甜”又如何理解?(结合**练习三)

2.读课文结局部分议论性语句,说说这些句子的含义。(结合**练习一)

五、课堂巩固练习。

仿照文中的细节描写,描写物理课上做实验的情景。

六、小结。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

3.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七、续助练习:《同步练习》。

1.读课文,疏通字词。

湿漉漉。宿营(

火燎(焦灼(踉踉跄跄(

似的(愠怒(

惶惑。酸涩(蔫巴(嚼。

撕掠(飒飒。

抽噎。一霎。

绽开(2.划分结构。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线索,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发展变化的脉络。

线索。故事的发展变化:

开端)——发展)——

—议吃草(结局)

3.思考**。

结合文中描写杨光和周副主席的相关语句,分析杨光和周副主席的形象。

4.题目中的“草”在全文有何含义?引子中的“最甜”又如何理解?

5.读课文结局部分议论性语句,说说这些句子的含义。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草》课文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草 课文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 学会6个生字,理解5个字。2 准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 让学生观察路边 田边 河边等处的野草。2 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草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草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 枯 荣 野 烧 尽6个字。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出课题。1 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 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2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草》教学设计与反思

草 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要 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