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4-02 07:12:28 阅读 8510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二、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性学习。

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四、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本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型学习”。

把握大语文观方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

五、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 2023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2023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202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掌握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潜心贯注

目不窥园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慷慨淋漓。

四、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放录音教师范读。

2合作**。

1)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

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

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2)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3)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五、小结。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

1、 读一读,写一写。

2、 完成练习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提问)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明确: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二、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

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

2 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3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2023年到2023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5 归纳本文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课外拓展。

1.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等。

2.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3. 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

四、内容总结。

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五、作业布置。

1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

附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卓越的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大勇的革命烈士说”了就“做”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以 变化 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同时,让学生发现这些变化而感到喜悦与充实,这也将作为学生对社会 对历史的认识积淀而贮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 小村庄 作为中...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简介。2 走进鲁迅的童年,体味童真 童趣。2.能力目标 1 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 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 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3.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分享了七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欢迎来参考!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 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道德 情感 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