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发布 2020-04-01 11:52:28 阅读 5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1节认识生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1)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

2.能力:(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爱护生物,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4.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到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的统计、讨论、发言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软件,准备一个地球仪。

教学过程。导入。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那里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有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

学生**课件并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讨论发言)

生:有草原、河流、森林、蔚蓝的天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呢?

生:(讨论后发言)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大气层的最顶部、火山熔岩里、在地球的最里面……

师:(教师拿出地球仪,一边指点一边讲解)讲得非常好。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现在,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空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学生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出了“生物圈”这个名字。

一、生物圈的知识。

师:大家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怎么样?

生:(讨论)我们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很恰当。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你们知道生物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吗?

(阅读课文并讨论)

生: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天空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海平面下约10千米的深处,生物圈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师: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当中,不同的生物生存的位置不一样。

***有一首词中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很明显,不同的动物生活在生物圈不同的层次中,我们的生物圈到底可以划分为几个圈层呢?(提示:大家可以根据生物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划分)

(学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生物圈应该划分为三个圈层。

师:具体地说一下这三个圈层的范围。

生: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师:非常好,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就包括这三个圈层。

六、教学反思。

经过四个班的教学,对第一节的教学有几点心得:

1.在新课标培训阶段,认识到分组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就对学生分组,并培训了小组长,教学过程中证明作用非常大。没有出现“摁不下去”的情况,分组对于组织**教学非常重要。

2.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比较好,4个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第二课时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

“我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

“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

“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

“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

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

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

我接着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

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

另一名学生马上纠正说:“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那上面说‘植物也跟动物一样呼吸,不要在卧室里养太多的花,夜晚花和人争夺氧气,使人憋闷。’”

有同学接着说:“动物是靠吃其他的生物生活的,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食物’养活自己。”

我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要产生许多废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你们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吗?”

在师生共同交流互动中讨论归纳出动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带走废物。

“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我问(利用多**演示: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的实验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这说明生物有什么特征?”

一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看到一侧培养液旁边放盐粒后,草履虫都游到了另一侧培养液中。”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看到用针轻轻碰水螅,它就会缩成一团。”

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盐对草履虫有刺激,对它生活不利,所以它逃走了。”

我高兴地说:“同学们归纳得太好了,我们把生物遇到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有应激性,大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明显,植物的应激性通常表现在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方面。

”教学反思。每堂课后,我都有很多的感想。这堂课后,我又一次感觉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会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一课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

教学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活动“**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生态系统?

导入新课】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

进行新课】同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

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环境?

讲述】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大家猜测一下?对,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植物、动物、人等。

提问】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几大类?

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它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生物因素,它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请同学们看图(p161--6)进行归纳。

讲述】同学们归纳的很好。生物之间彼此的影响分为二类,一是同种之间,一是不同种之间的(举例说明)同种之间有种内互助、种内争斗。不同种动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的关系。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讲述】**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看书p15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通过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教学难点: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

2、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安排了**实验,请小组派代表介绍你组的实验情况。

各组汇报】讲述】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讲述。

通过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大家对环境影响生物这一点应该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对**实验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同学们多数**了温度对霉菌的影响,课后咱们可以对湿度食品种类进行**。

由于环境影响生物,所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条件……因而使生物对环境形成适应。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观察,举例说明;

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讲述】生物学的生存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请同学们根据经验举例说明。

教师进行补充。

为了使大家对此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我们做一个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请看书p18——19,按小组讨论,设计出**活动方案并交流汇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 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 1 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 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旨在让学生认识实验室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四个 竟 其中显微镜的结构是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本内容整体难度不大,但学生初步进入生命科学,观察 使用试验仪器的活动较多,需要老师周密的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致同学们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 问题资源 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