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

发布 2020-04-01 03:52:28 阅读 3303

生物教案-走进青春。

自然教案-第一册常见绿色植物。

第四节常见绿色植物

教材分析。本节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种子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类群。体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多样性;对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今后学习植物的进化、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铺垫。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教学涉及的植物种类比较常见,材料易得,可见性较好。特别是三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繁殖方式方面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本课可通过学生实验观察来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

部分内容如蕨的生活周期、原叶体的作用、三类植物的进化地位等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补充的方式进行。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

2.了解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了解三类植物在进化上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标本采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标本的观察,提高学生的综合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及三类植物的进化地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各类植物的结构;蕨的生活周期。

三、教学准备。

蕨生活史**或投影片,采集来的蕨类植物标本,苔藓植物标本(附有详细的生活环境记录),经事先准备有藻类生活的池水,水绵,海带,紫菜。显微镜、玻片、剪刀、滴管、清水、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

四、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植物种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过的种子植物外,还有许多别的种类的植物,它们与种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几种这样的植物。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阅读课本对这几种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后列成**。

示蕨标本、葫芦藓标本。

一)请几位同学说说蕨、葫芦藓(或墙藓)、藻类植物的采集地点及采集地光照、阴湿情况。

二)观察标本。

1.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池水中的藻类植物,根据教材图4-23找到衣藻或小球藻。并向学生出示海带和紫菜(教师须事先准备好示教显微镜让学生观察衣藻、小球藻和水绵)。

2.用剪刀取一小片葫芦藓的叶,放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提示:主要观察叶细胞的层数。

3.取完整的葫芦藓,小心地洗去根部的泥土。取一段根放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提示:重点观察根的细胞构成。

4.观察蕨的营养体构成。用放大镜观察蕨大型羽状复叶背面的孢子囊,用镊子压破一个孢子囊,取少量粉状物放在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蕨的孢子(提示:观察孢子的颜色)。

5.取葫芦藓孢蒴,从中取出少量粉状物,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粉状物为何物。

教师补充并引导学生完成**(见板书):

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

繁殖,孢子呈淡棕色。

葫芦藓:生活在很阴湿的环境中;有茎和叶的分化,叶由

单层细胞构成,根是由单细胞组成的丝状假根;用孢子繁殖。

藻类: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用孢子繁殖或细胞**的方式繁殖。衣藻和小球藻属单细胞藻。

类,水绵属多细胞藻类,海带和紫菜属大型藻类。

问:从表中可以看出植物从藻类到苔藓植物,再到蕨类植物,体现了植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哪些规律?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低等→高等简单→复杂水生→陆生。

并告诉学生:自苔藓植物开始为高等植物(发育过程**现了“胚”。)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蕨的生活周期。完后请一学生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蕨的生活周期(可利用投影)。

如有必要教师再作适当补充并小结,重点强调:幼蕨的营养来自原叶体,当幼蕨能独立生活时,原叶体死亡。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其他常见植物。

一)三类植物比较。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面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中无输导组织 (b)受精过程脱离了水。

c)叶片只是一层细胞 (d)有根茎叶分化。

2)下列各植物类群中有单细胞个体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苔藓植物固定植物体的结构是( )

a)根 (b)假根 (c)根状茎 (d)原叶体。

4)下列我国一类保护植物中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银杉 (b)珙桐 (c)金钱松 (d)水杉。

2.课后作业。

5)下列哪项不是藻类植物的特征( )

a)细胞内含叶绿素。

b)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

c)一般生活在水中,均为自养生物。

d)全部由单细胞构成,无多细胞种类。

6)海带属藻类植物,是因为它( )

a)生活在水中

b)没有根、茎、叶分化。

c)具有带状叶绿体

d)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7)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些,主要体现在( )

a)生殖过程**现了胚。

b)一般具有茎和叶的分化。

c)受精过程没有摆脱水的控制。

d)有假根固定植物体。

8)渔民养鱼,往往要往鱼塘里施肥,请分析施肥对鱼的生长有什么好处?

9)含有机质丰富的小池中,到春天常泛绿色,且水面冒出一些气泡来。试分析这与藻类植物有什么关系?

3.参***。

1)d(2)a(3)b(4)b(5)d(6)abc(7)ab(8)藻类植物可作为鱼的饵料,往池塘中施肥可促进藻类植物的生长,从而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9)泛绿是因为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缘故,由于光合作用强,所以会冒出一些“气泡”来,气泡是氧气。

4.简要分析。

1)略(2)略(3)略(4)略(5)藻类也有多细胞藻如水绵等。(6)本题主要考查藻类植物的特征: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具有带状叶绿体。

而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几乎是所有植物都具有的特点。 (7)略。

小资料】叫“藻”不是“藻”的植物。

有些水生被子植物的名称中有“藻”字,但却不属于藻类植物。如:

黑藻是水鳖科中的一种沉水草本植物,茎长达2米,叶4~8枚,叶呈带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长,圆柱形。

金鱼藻是金鱼藻科的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坚果。

狐尾藻属于小二仙草科,根状茎生于泥中,长达2米,叶4轮生,长2.5厘米,丝状全裂,穗状花序。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果实球形。

狸藻属于狸藻科,是一种水生捕虫植物。

茨藻属于茨藻科,是一种一年生沉水被子植物。

自然教案-第二册体温的调节方式。

第六节体温的调节方式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一实例,使学生对神经调节有个具体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对系统调节有个初步的印象,为今后学习其他的系统调节知识打下基础。本节内容涉及的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对于温度调节的机理则知之甚少。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内容宜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讲授。教师授课时应从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如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等),进行耐心细致的诱导,使学生能充分调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现象,使新的概念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二、课时安排。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八章科学用药保证健康板书课题。一 讲述 药物能够治病是人类的 保护神 同时药物也有危害人类的。一面。板题 第八章科学用药保证健康。二 出示目标。一 过渡语 首先请同学们看节课的学习目标,二 出示目标 1药品分类。2,家庭药方建立的原则。3,科学用药的方式和方法。三 自学指导。一 讲述 为了帮助大家...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2 2013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难点和重点。重点 学生能...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镇厂中学陈显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 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