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

发布 2020-04-01 04:21:28 阅读 6973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生物。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巩固练习。

1. 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教学反思: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

源的意识。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方法:调查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4、体验**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字和**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体验**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②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③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④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①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体验**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一个事例:

在农田中的水稻,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说出来,教师板书,然后归纳出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二、揭示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三、自学自测:请阅读教材第12—17页,在阅读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做上标记。并完成自测题: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关系。此外,还有关系、 关系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环境。同时,也___环境。

2)根据**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蚯蚓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的。

四、讨论与展示。

1、 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请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动物的警戒色,壁虎的“苦肉计”,长颈鹿的颈,刺谓的刺,雪莲花的叶,沙漠植物仙人掌)

2、 除课本插图外,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除课本上的例子外,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你还知道有哪些呢?请讨论后回答。

五、课堂小结。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六、课堂达标。

1、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能又能。

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4、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5、**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 、裸地 b、草坪 c、 灌木丛 d、任意一组。

6、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7、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第二课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那么今天我们将来**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揭示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自学自测。

请阅读教材第14—16页,在阅读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做上标记。并完成自测题:

1、**的一般过程是和 。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不同以外, 都相同的实验。

3、**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变量是选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鼠妇的原因是。

四、合作研讨。

阅读第15页**中的讨论题,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的意见。

五、课堂小结。

设计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

1、对照原则: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等量原则:每次实验所加试剂的量要相等。

4、多个参与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

六、课堂达标。

1、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你能根据此生物现象提出什么问题。

方法:找到**目的将其转换成疑问句。

2、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八章科学用药保证健康板书课题。一 讲述 药物能够治病是人类的 保护神 同时药物也有危害人类的。一面。板题 第八章科学用药保证健康。二 出示目标。一 过渡语 首先请同学们看节课的学习目标,二 出示目标 1药品分类。2,家庭药方建立的原则。3,科学用药的方式和方法。三 自学指导。一 讲述 为了帮助大家...

七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教案 走进青春。自然教案 第一册 常见绿色植物。第四节常见绿色植物 教材分析。本节从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繁殖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种子植物以外的其他植物类群。体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多样性 对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今后学习植物的进化 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铺垫。教法指导。一 授课思路与方法。本...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镇厂中学陈显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 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