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发布 2020-04-01 11:57:28 阅读 9403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目的 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材料器具 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1课时总第1课时。

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2.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4.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要。

5.(问题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3)出示:藤缠树的标本。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5)伙食团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7)为什么**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10)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6.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

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7.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8.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9.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为着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10.效果反馈: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

为了更了解学生,下课布置作业:写一篇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课型:讨论课第2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谈话: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将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对人类来说,生物的确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生物学太重要了,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以前都听别人说过“生物”。

你喜爱生物吗?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是你最熟悉的图画。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公园、路旁或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花草,家里养的小兔、小猫,或水中游来游去的鱼,都曾牵动你的一片爱心,带给你难忘的童趣。

医学的贡献是和生物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现代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正在应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粮食,安全而富含营养的禽畜产品和水产品,无公害的绿色果蔬。袁隆平爷爷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生物学发挥作用。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生物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令人惊喜,并使人浮想联翩。

你知道试管婴儿的诞生吗?英国的小路易斯·布朗,这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现在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全世界的试管婴儿已经超过了30万个,也许在你的身边就有(见课文插图4)。

你知道各种克隆哺乳动物吗?不仅有克隆绵羊多莉(见课文插图5),还有克隆山羊、克隆牛、克隆猴、克隆猪。有人还想克隆人呢,但是,许多国家都禁止这样做,为什么要禁止呢?

你知道转基因食品吗(见课文插图6图7)?这是一些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生物产品。有些国家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饲养转基因动物,而有些国家却大力提倡,这是为什么呢?

你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吗?人的细胞里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如果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都搞清楚了,就可以依据基因的状况来诊断和**疾病,益寿延年。但是,如果每个人的基因状况,包括正常的和有缺陷的,都存在磁盘上,成为就医、求职或买保险必备的基因档案,会不会对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你知道怎样才能用一棵幼芽同时培育出千百棵幼苗吗?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使移植的器官不受排斥吗?你知道dna侦破技术吗?

还有基因芯片、人工智能……许多许多“你知道吗”,都是现在发展迅猛的高科技领域,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生物学作基础,也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了解并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也需要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个人生活中也会遇到与这些领域有关的实际问题,需要自己做出决断。这就需要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生物学课程,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到底什么才是生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二、学习新课。

1、提问:教室里有哪些生物(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哪些非生物(空气、桌椅、黑板等)?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讲述:我们要认识生物,就要对“生物”的特征有所了解。那么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3、认识生物的特征。

我们通过观察来认识生物的特征。

出示灯片。在观察之后,再让学生继续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教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比较学生归纳的特征。课文基本上是用动物和植物的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的。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

让学生任举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或以人体为例,说明生。

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即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应注意的问题。

生物能进行呼吸这一特征,课文中只举出鲸呼气的例子,其实,鲸呼气只能说明呼吸的表面现象,真正的呼吸发生在细胞内。植物的呼吸也是如此。

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可用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加以说明。

三、总结:1、概述本课内容。

2、问:现在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怎么回答?

四、作业。p。

练习参考。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课型:活动课第3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填好调查统计表。

教学难点: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提问:生物有哪些特征?

2、讲述: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我们一起对校园的生物作一次调查。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调查的方法。

讲述:假如要调查本班同学身高,应该怎么做?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 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 1 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 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1节认识生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 1 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2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2.能力 1 尝试运用统计 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 通过讨论 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旨在让学生认识实验室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四个 竟 其中显微镜的结构是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本内容整体难度不大,但学生初步进入生命科学,观察 使用试验仪器的活动较多,需要老师周密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