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发布 2020-04-01 11:55:28 阅读 1432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旨在让学生认识实验室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四个“**竟”,其中显微镜的结构是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本内容整体难度不大,但学生初步进入生命科学,观察、使用试验仪器的活动较多,需要老师周密的组织和安排,为以后的课程开一个好头。

基于以上分析,在授课中,首先用多**展示我们周围五彩斑斓的生物界并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进而引向如何研究生物界,开始讲述本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接着开始新课实验室的教学(课前老师需调试好显微镜,并给显微镜中安装好指针),说明实验室是研究生物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的各种设施和实验守则,并积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实验室有一个整体感知之后,进而坐下来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的实验用具图,观察实物实验用具,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猜想它们的用途。

老师此时在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给出示范操作。然后进入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重点环节,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的图,找到相应的部位,并大致了解用途。最后,老师用大屏幕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同时对照实物帮助学生找到部位,并讲述功能。

老师需给出具体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并将观察一根毛发在显微镜下的变化。实验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大家谈”的问题。接着,启发学生显微镜有怎样的功用?

为什么显微镜能放大物体?结合书本上的“知识链”,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并针对放大倍数的关系进行讲解。最后,利用多**展示显微镜的作用,并完成“想一想”和“试一试”的环节。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大致说出实验室的实验守则。

2.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3.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和难点是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作用。采用学生“按图索骥”的方式,找到大致部分,猜想功能,并给与学生展示的机会。老师总结大家的回答,一边用大屏幕演示显微镜的结构,一边操作指出实际位置,讲述功能。

教学用具。实验器材: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角架和石棉网、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显微镜(安装指针)、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教学**:多**、大屏幕、电视机。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一、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概念:研究意义:

二、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观察。2.实验。

三、生物实验室的常用仪器。

学会观察。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以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为例,介绍了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观察,同时观察也是**生命问题的第一步。在**竟观察花粉粒中,涉及到了显微镜的使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详细地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给予示范和个别指导,争取使每个学生掌握显微镜能够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能够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说出观察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

2.能够熟练的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科学严谨的观察习惯。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大屏幕、多**设备,幻灯机等。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春天,万物复苏,慢慢地田野上、公园里、庭院中,到处都盛开着色彩绚丽的鲜花,这时主要的绿化花卉的月季也悄悄地开放了,月季与玫瑰、蔷薇均属于蔷薇科常绿灌木,是名符其实的姐妹花。英文统称为rose。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观察一下玫瑰的姐妹花——月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

新课教学: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把我们的实验材料——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拿起来,仔细观察,注意它的茎有什么显著特点?

学生:有刺。

教师:对,月季的枝干除个别品种光滑无刺外,一般都有皮刺,皮刺的大小、形状、疏密因品种而异。

教师:小叶的边缘是圆滑的,还是锯齿形的?

学生:锯齿形的。

教师:回答的很对,月季的叶互生,由3~7枚小叶组成奇数羽状复叶,呈卵圆形或长圆形,有锯齿。叶面平滑具光泽,或粗糙无光。

教师:花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粉、黄、红、紫等。

教师:月季的花单生或丛生于枝顶,花形及瓣数因品种而有很大的差异,色彩丰富,有粉、红、黄、紫等。

教师:其次,取一朵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一边观察一边用镊子把它们取下来,粘贴到一张白纸上,记录观察的结果:

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再次,同学们取一枚雄蕊上的花药,放在白纸上,用解剖针刺破,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教师:看完了吗?看完后,我们再按照图1-6和技能卡提供的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在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之前,我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示范并讲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临时装片的制作:

取一个载玻片,将刺破的花药在上面涂抹一下,盖上盖玻片。这样,一个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就制成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面向光源。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一定要用非直射光)。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低倍镜的使用。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5 ㎜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3)低倍镜的观察由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要慢慢移动到视野**,适当再进行调节。

4.高倍镜的使用。

1)选好目标: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原位置小心换上高倍物镜。

(用高倍物镜工作距离较短,操作要十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2)调焦:在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即可见到模糊的物像,只要向反时针方向略微调动细准焦螺旋,既可获得清晰的物像。

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

5.油镜的使用(中学生一般不使用,在这里不做详述)

6.使用后的整理。

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按号放回镜箱中。

讨论。1.降低镜筒时,操作者最关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

2.当视野太明亮,光线刺眼时,这样的光线会使人眼的视网膜永久性损坏。其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1.降低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和装片,防止它们接触和压碎盖玻片、磨损透镜。

2.原因是:(1)反光镜直对强光源或用反光镜捕捉直射的太阳光;(2)光线直射到物镜的透镜上。

教师:大家都会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了吗?

学生:会了。

教师:现在,同学们先做一张花粉粒的临时装片,然后利用显微镜观察。

学生:制作花粉粒的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教师:1.请同学们互相纠正在操作显微镜过程中的错误。2.总结交流观察的方法。

学生:总结观察方法。

教师: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观察目的,仔细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并随时做好记录。观察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葱左到右等顺序。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 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 1 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 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1节认识生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 1 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2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2.能力 1 尝试运用统计 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 通过讨论 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致同学们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 问题资源 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