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 张萍华更新时间:2013-10-15 20:47:25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科学**。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三)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注:三个活动可以让每小组选定其中的1个进行研究即可)
课后记: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科学**。
1、能通过调查了解水果出产的地域性,并能初步类推理解各种植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
2、能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
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
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2.学生**橘和枳的**。
3.提出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当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呢?
4.学生猜想。
5.联系到身边可以找到的水果——它们都是本地生产的吗?是不是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6.让我们通过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来开始研究吧。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1、出示课前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的调查表。
2、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3、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4、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5、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6、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进一步**植物具有地域性的原因。
明白: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②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③植物对这些要素需要的特殊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④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简单的说,也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
7、结合教材第8页**上的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指南车信箱中所介绍的“择地而居”的知识。
三、活动它们来自**。
1、提出问题:现在,人们根据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移植植物。观察我们周围的植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它们来自怎样的地区,并说一说做出推测的理由。
2、学生讨论。
3、交流各自的推测。
四、布置作业:
有些植物的原产地,学生难以进行判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查证。
课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科学**: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科学知识。
1、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
2、知道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提问:你能举出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2、学生举例。
3、过渡:动物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
二、阅读动物怎样适应环境。
1、学生阅读第9页教材。
2、明白: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3、说一说:你还知道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吗?请说一说。
三、活动了解鸟类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出示各种鸟类的**。
2、提问:这些**中的鸟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适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3、学生讨论。
4、教师提供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协助学生完成底10页的记录表。
四、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关注更多的生物群体,课后留心观察各种动、植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适应当地环境的。
课后记: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一)科学**。
1、能发现生物之间互为食物的关系,并能以食物链的方式予以表现。
2、能模拟池塘制作生态瓶研究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三)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初步体会到生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教学准备】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1、教师出示池塘群落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小池塘里生活着各种生物,它们是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呢?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4、学生进行食物关系的排列: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强调“箭头指向谁就是被谁吃”。
5、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6、总结: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子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事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出池塘里、草原上、森林里的一些食物链。
8、分析多条食物链,提问:你发现这些食物链的共同特点吗?
9、明确: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三、指南车信箱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活动把池塘搬回家。
1、过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池塘,我们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模拟的“小池塘”。
2、要想把池塘搬回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做?
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完善自己的设想。
4、组装实验装置。
5、写出模拟池塘中各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影响它们生存的因素。
6、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整理,分析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后记:4、假如大树都倒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科学**: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2、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三)科学知识。
1、知道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只要其中一种生物灭绝,就会引起“链条”的断裂,影响到许多相关生物的生存。
2、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
教学准备】各种生物的头饰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导入直接:植物作为食物链的起点,到底对其他生物具有怎样影响?假如植物都消失,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这些问题。
二、活动假如大树全部倒下。
1、提问:假如大树全部倒下,树林里生物的实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2、过渡:让我们通过游戏来感受一下吧!
3、阅读教材,了解游戏方法。
4、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进行游戏。
5、游戏结束后思考:没有了大树等植物,有多少生物先后失去了食物,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
6、明白:没有了植物,地球将几乎失去一切生命。
7、继续游戏:如果其他某一种生物灭绝撤出,食物链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8、学生分析得知: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9、指南车信箱。
1、)学生阅读。
2、)教师讲解,加深他们对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灾难的理解。
10、推测:假如大树都倒下,除了使生物们失去食物,还会对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有些什么影响?
课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科学**。
1、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想。
2、能通过实验、测量等途径验证自己的推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2、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三)科学知识。
1. 大树全部倒下,会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 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1 本学期的相关要求。2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1 新学期的问候。2 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3 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以 生存和环境 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 生物与环境 营养与健康 地表变化的奥秘 能量 月球 5个主题单元和1个...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设计
小学 科学 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 轮轴 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 1 认识杠杆 2 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家族》教案设计
能量家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 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 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1 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 工作 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