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教案

发布 2020-03-28 04:57:28 阅读 8348

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乙中间有一个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研究,已证实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罪犯是谁?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问题关键是四名嫌疑人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如甲假,那剩的三人有一人说假,另外两人是真,而乙丙两人观点一致。

如乙假,那丁也假;反之,乙真,丁也真;只能丙假,乙丁真;丙是盗窃犯。这样甲也对,产生矛盾,所以甲不可能假。同理,推出:

乙丁有罪,甲丙无罪。

4)说说为什么乙丁有罪,甲丙无罪?

2、教学例3

甲乙丙三人被蒙上眼睛,告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帽子的颜色不是红的就是绿的。然后,就去掉蒙眼睛的布,要求每个人如果看见别人(一个或两个)戴的是红帽子就举手,并且谁能断定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谁就马上离开房间。三人碰巧戴的都是红帽子,因此三个人都举了手,几分钟后,丙首先走开了,他是怎么推导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的?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此题关键:注意到甲乙两人没有立即离开房间这个事实。

丙推理,我的帽子如果是绿的,甲根据乙举手立即知道自己的帽子是红的,那他应走出房间,乙会做同样的推理离开房间。甲乙不能很快判断自己帽子的颜色,说明我的帽子不是绿的,而是红的。

4) 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3、比较例2例3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

25-26页、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一、什么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

揭示课题:判断与推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学田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

(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

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四名学生获得前四名。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都对了一半错一半。他们各得第几名?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利用图表帮助学生去推理判断。

第一种假定“丙第一错,乙第二对”出现矛盾。照此推理“丙第一对,乙第二错”没有出现矛盾。所以丙第一,甲第二,丁第三,乙第四。

(4)每人口述推理过程。

2、教学例5

有9个乒乓球,他们的大小形状一样,其中有一个次品比其他**的重量轻一点。你能不能用一台天平称两次(不用砝码),就把次品挑出来?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把9个球分3组。第一次两边各放3 个,如平衡,次品在另3个中;如不平衡,次品在轻的一边。

第二次称有次品的三个球,任选两个,如平衡,剩下的是次品;如不平衡,轻的一边是次品。

4)每人口述推理过程。

3、比较两例题的推理过程。

三、巩固练习。

26-27页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一、揭示课题:判断与推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

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情况如下:(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

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

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

4)甲丙,丙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丙可以直接交谈。

5)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

甲乙丙丁各会什么语言?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利用图表帮助学生去推理判断,有助于解题。

肯定打勾,否定打叉。

由(3)知,甲、日格打勾,丁、日格打叉,乙、英格打叉。

由(5)知,甲、法格打叉,由(4)知,甲丙不能直接交谈,丙、日格打叉。

由(2)(4)知,丙丁不能直接交谈,三人都会的语言不会是英、法,只会是汉语。由(4)甲丙不能直接交谈,甲、汉格打勾,乙、汉格打勾,丙、汉格打叉,丁、汉格打勾。

由(1)知,甲、英格打叉,丁、英格打叉,丁、法格打叉。

由(4)知,乙丙可以直接交谈,乙、法格打勾,丙、法格打勾。

由(1)知,乙、日格打叉,丙、英格打勾。

所以,甲会汉、日语,乙会汉、法语,丙会英、法语,丁只会汉语。

4)每位学生边画**边推导。

三、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27-28页13—19

教学内容:有趣的方阵。

教学要求: (1)理解实心方阵、空心方阵特征及计算公式,学会解决方阵问题。

2)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实心方阵解题能力、空心方阵特征及计算公式,学会解决方阵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直观法、练习法。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画出两个方阵平面图,一个实心方阵,一个空心方阵。 仔细观察后思考:

1)方阵的外层四周点数与每边的点数有什么关系?

2)方阵的外层四周点数与总点数有什么关系?

3)方阵的外层每边点数与次外层每边点数有什么关系?

4)边点数、层数、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揭示课题:有趣的方阵。

计算公式:实心方阵:总数=外层每边点数×外层每边点数。

空心方阵:总数=外边点数×外边点数-(外边点数-层数×2)×(外边点数-层数×2)

外边点数=总点数÷4÷层数+层数。

这些公式怎么推导的?学生自学30页。

教师再小结。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一个客厅的天花板是正方形的,在天花板四周安装彩灯,每边安装15盏,四周共装多少盏?如果在中空部分增装两层彩灯,需要装多少盏?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并试着列式解答。

3)分析:四周安装的彩灯数不等于每边安装的彩灯数×4,因为四周重复统计了一次。

四周安装的彩灯总数:(15-1)×4=56(盏)

最外层每边的彩灯数15盏,所以次外层每边的彩灯数是:15-2=13(盏)

从外向里的第三层每边的彩灯数是:15-2×2=11(盏)

中空部分增装两层彩灯数:(15-2-1)×4+(15-2×2-1)×4=88(盏)

4)每人说解题思路。

2、教学例2

光明小学学生排成20个人一行的正方形方阵,最外边两层共站多少学生?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并试着列式解答。

3)分析:解法一:

最外层人数:(20-1)×4=76(人)

次外层每边人数:20-2=18(人)

次外层人数:(20-2-1)×4=68(人)

外边两层共站的学生数:76+68=144(人)

20-1)×4+(20-2-1)×4=144(人)

解法二:根据空心方阵:总数=外边点数×外边点数-(外边点数-层数×2)×(外边点数-层数×2)

20×20-(20-2×2)×(20-2×2)=144(人)

4)比较两种解法。

3、比较例1例2

三、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33页二)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有趣的方阵。

实心方阵、空心方阵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六(1)班开展植树活动,如果每行、每列的棵数相等,那么树苗将多出25棵;如果每行、每列都增植1棵,树苗将多出6棵。六(1)班打算种下多少棵数?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并试着列式解答。

3)分析:将种的树苗看作是排成的一个正方形,按第一种种法,将多出25棵;每行,每列增植一棵后,仍多出6棵,两次相差25-6=19棵,这19棵树苗又构成新的一行一列。

原来每边棵数:(25-6-1)÷2=9(棵)

原来共有树苗:9×9+25=106(棵)

4)说出我们是怎么做的?

2、教学例4

一队学生排成中空方阵,最外层的人数为44人,最内层的人数为28人,这一方阵共站多少人?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并试着列式解答。

3)分析:从最外层的人数为44人,可求出外层每边的人数。从最内层的人数为28人,可求出内层每边的人数。

外层每边的人数:(44+4)÷4=12(人)

空心部分每边的人数:(28-4)÷4=6(人)

方阵的总人数:12×12-6×6=108(人)

4)列出综合算式,说出我们是怎么做的?

3、比较例3、例4。

三、巩固练习。

33-34页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有趣的方阵。

实心方阵、空心方阵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40人排成两层中空方阵,这一方阵的外层每边站多少人?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并试着列式解答。

3)分析:根据外边点数=总点数÷4÷层数+层数可得。

40÷4÷2+2=7(人)

4)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随堂练习34页

先试做,再说出你是怎么做的?

师生讲评。作业:34页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奥数教案

思源学校第二课堂 第六周 判断与推理2授课人 雍尧。教学要求 1 理解逻辑推理的四条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分析 推理方法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分析 推理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 掌握分析 推理方法。教学方法 讲解法 图表法 练习法。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的习题...

六年级奥数奥数

六年级奥数 百分数应用题 12 姓名 1 例 六 1 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2 果园里的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多,桃树比苹果树的棵数少百分之几?3 例 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售价都是60元,但其中一件赚20 另一件亏本20 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4...

六年级奥数奥数

六年级奥数 特殊行程问题 11 姓名 1 例 长江水流速度某月1日是每小时1千米,该月2日是每小时2千米。有人在这两天里每天都从甲码头到乙码头乘同一艘船往返一次。哪一天用的时间多?2 一艘每小时行驶30千米的客轮,在河中顺水航行165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这艘客轮需要航行多少小时?3 例 甲船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