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苏州园林(叶圣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二、重点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三、教具的使用:多**课件。
四、教学步骤和实施。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
二)学习课文。
1、作者简介:叶圣陶,2023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2、《苏州园林》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3、学习开头两段:
1)教师范读开头两段。
2)这两段写了什么?(明确: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3)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明确:苏州园林甲江南)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交流明确: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教师小结:“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5)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或:苏州园林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如何体现出“完美的图画”的原则?
明确: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做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1)阅读要求:
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阅读交流:
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明确:因为四个语段是按照第2段中的四个“讲究”的顺序和“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以及“从主到次”的顺序来写的,所以各语段间不能互换。
根据四个语段的所写内容,分析第2段中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词是否精准?交流明确:
a、“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b、“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c、“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d、“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教师小结: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四)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明确:
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
作者运用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思考:
1)给第四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交流明确:
第一层(第1句):总写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第二层(第2-3句):分写假山,突出艺术价值。
第三层(第4-11句):分写池沼,凸现布局巧妙。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中的“艺术”和“技术”分别是什么含义?交流明确:
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
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
3)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交流明确: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
池沼设计因地制宜;
桥梁安排决不雷同;
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交流明确: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
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给第五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交流明确:
第一层(第1句):总写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第二层(第2-3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
第三层(第4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
第四层(第5-6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思考:
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交流明确:
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
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
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六)齐读第自然段。
思考:第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流明确:
1、从小处着眼,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
3、巧妙地照应了第1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七)齐读全文,思考讨论:
1、从游览者的角度来看,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
1)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2)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4)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1)最佳观赏角度:“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最佳观赏时间:“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八)布置作业。
二。十二、都市精灵(舒乙)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
2、理解作者提出的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的思想。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语言具有诸多特色。
2、学习难点: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舒乙,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第1—5段):写现代文学馆仍有各种鸟类及小松鼠栖息,慨叹北京城已少见鸟兽踪迹。
第二部分(第6—12段):写每座城市都应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与鸟兽、鱼共存。
三、品味语言:读读下面的话,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1、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2、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3、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交流明确:1、(1)“连乌鸦都久违了”意思是更不要说其他名贵的鸟了,什么鸟都没有了。
2)这句话寓含着深深的悲哀。
2、(1)这段文字展现了一幅形象的画面:
2)地点:上海城市广场;
3)主要形象:绿草地、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的小胖手;
4)画面传达的意思:人鸟共存,优美的环境,和谐地发展,一种理想的境界。
3、(1)城市的“一个不错衡量标准”,指的是以“城市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2)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四、合作**: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不随便倾倒垃圾和排污;
2、保护珍稀动物,禁止猎杀;
3、禁止滥捕滥捞;
4、设立保护区;
5、与动物在同一地带友好相处;
6、加强宣传教育。
五、课堂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九、布置作业。
二。十三、幽径悲剧(季羡林)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2、学习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2、《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主检测苏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自主检测。一 积累和运用。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悖 b 论毛骨悚 s ng 然 b 龟 g n 裂鳞次栉 zh 比。c 愚氓 m ng 俯瞰 k n d 躬 g ng 亲好逸恶 劳。2 选出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 经过公安干警的昼夜奋战,震惊全市的 5 19 ...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综合复习,巩固练习。一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太守 二 词语。一 通假字 1.具答之 具 通 俱 全都 2.便要还家 要 通 邀 邀请 y o 二 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作意动以 之 为异对 此 感到惊异 2.复前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提供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一 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苏州园林 由总到分地介绍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