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发布 2020-03-13 08:20:28 阅读 3903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总结归纳鱼类的基本特征;

2.了解其他水生生物的种类;

3.知道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初步的总结归纳能力;

2.锻炼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习的兴趣;

2.了解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鱼类基本特征的总结

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

3.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 鱼类基本特征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

四、教法与学法。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水生动物。

2、通过完成**实验,进一步验证鱼鳍的作用。

3、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了解鱼的呼吸方式。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体型呈梭形、鳞片;

.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灰_色,腹面呈_白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保护色,不易被发现)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梭型__。

师:这种体形有什么好处?(减少游泳时水对鱼的阻力)

生:体表的观察:体表覆盖鳞片,呈_瓦_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

师:体表的这种特点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是如何适应的?

生:认真记录,讨论并得出结论,表述交流。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 鱼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征。

1、 游泳---鳍。

2、 呼吸---鳃。

二、**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

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要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先看一看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的呢?

生:用吸有墨汁的吸管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并认真记录。

生:实验操作,轻轻掀起鱼的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鱼鳃的结构放大图。

师: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生:讨论并填表:鱼鳃位于___两侧,外有___保护,共有___对鳃,颜色___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里的___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___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

师:总结鳃与气体交换过:

水(溶于水中的氧)→ 口腔→ 鳃→ 血液;

鱼的血液(二氧化碳)→ 鳃→ 口腔→ 水。

生: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生活在水中。

师:质疑:你们能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鱼类吗?

生:它们体表被有鳞片,用鳃(gill)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

师:除去鱼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呢?

生:举例说明。

师:组织学生看书,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

质疑: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

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

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

生:表述交流(略)。

师:水中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水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质疑:发生赤潮或水华后,水生动物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各抒己见、慷慨陈词。

师:录像展示: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然而,人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生:进**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课堂小结:1.你了解了吗?常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2.你明白了吗?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

3.你认同了吗?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

结束语:在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生活的?请大家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 二、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鱼 1、游泳

2、呼吸 二.其他水生动物

1、腔肠动物:辐射对称具有消化腔有口无**。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

3. 甲壳动物:体被甲、体分节,具有分节附肢

三.水域环境的保护

1.水域环境的保护的紧迫性(赤潮成因,危害)

2.水域环境的保护的成功实例 (洞庭湖退耕还湖 )

3.保护水域环境从身边做起 (生活污水的处理、废旧电池的处理)

三、教学反思: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 ,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

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你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录像(教师出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看到了哪些动物?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生1:金丝猴攀援在树上,袋鼠在草原上跳跃,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白熊在雪地上行走。

生2:丹顸鹤在引吭高歌,猎豹在奔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老虎在行走……

师:你们还能说出陆地上其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吗?

生1:两栖动物青蛙垢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

生2:沙漠中行走的骆驼;草原上的绵羊……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

(学生分组讨论质疑)

生1: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

生2: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

生3:缺少水中的浮力;

生4: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

生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师:那么陆地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这样的环境相适应呢?(分小组观察讨论)

生1: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一般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等。

生2:陆地动物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御敌。

生3:除蚯蚓外,陆地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和兔的肺。

生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反应。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都是与它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面我们以蚯蚓和家兔为例进一步**。

师:课前你们是在什么环境中找到蚯蚓的?

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

师:你们各小组是怎样饲养观察蚯蚓的呢?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

生1:纸箱里的土壤中饲养(一边湿土,一边土壤干燥)

生2: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方法制作观虫器饲养,具体做法是:两个套在一起的塑料瓶,在里面的塑料瓶壁上扎上一圈能使蚯蚓穿过的孔洞,内圈盛放湿土,外圈盛放比较干燥的土壤,观察蚯蚓的活动区域。

师:你们观察的结果如何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1: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生2:蚯蚓钻到盛放湿土的塑料瓶中。

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各取一条活蚯蚓,根据书上的提示设计**的提纲。(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补充)

各小组讨论的**计划归纳如下:

1)观察描述它的体形,身体是否分节;

2)用手触摸感觉蚯蚓的体节腹面处,并进一步用放大镜观察;

3)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生1: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

生2: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协助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目标。1 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 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教学重点。1 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 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教学难点。1 说出植物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适应的特征。2...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 鱼。1 游泳。臀鳍。尾鳍。鳍背鳍胸鳍维持鱼体的平衡腹鳍2 呼吸鳃弓。鳃丝。二 其他水生动物。1 腔肠动物 海蜇 海葵 珊瑚。2 软体动物 贝类 乌贼 章鱼。3 节肢动物 虾 蟹。4 哺乳动物 海豚 海豹 鲸。5 爬行动物 海龟 鳖。三 水域环境的保护...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一 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2.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