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10 08:27:28 阅读 5348

《背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背影》是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也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父子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

同时,它又是构思精巧、叙事中结合抒情的散文代表篇目。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有接触过朱自清的散文,也学习过关于亲情的文章,但作为初中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何况《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安排布置。

教学目标:1、通过字词掌握文中情感基调。(重点)

2、在了解四次背影的基础上明白父与子之间的情况。(重点)3、体会父子之间的互相惦念。(难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讨论发法启发法。

教学**:电子白板。

腾讯****器音频**器。

导入。用**导入,并提问,看到这个背影,你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

了什么?顺势点出这个背影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极其类似,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朱自清的世界感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质疑生成环节:

问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提完问题)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寻找诗和远方。

一、静心默读———触其情。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四处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做上标注。2、这四处背影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师: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我想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大家能快速准确的做出回答:这四次背影哪一次最为深刻、最为详细、最为全面?(第二次)

二、用心细读———明其心。

1、找出文中描写第二次背影的句子。(一生找并齐读)2、望着父亲买橘子的片段就如同一个摄影师拿着摄像机切换近镜头一样,特写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看一段**(**望父买橘)3、动作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一切都是活灵活现的。下面找同学读。

(两生)+齐声朗诵。

4、我哭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那作者在这之前有没有见过父亲的背影?(见过)这次为什么快速流泪?(找背景)5、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为自己做了什么?

三、深情品析———悟其真。

通过()我看出一个()的父亲。

总结:这不仅是一种父亲的爱,更是一种父性的爱。让生配乐(风居住的街道)读:

当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希望你记得小时候是谁扶着你,一步一步的学走路当父母者了,讲话不清了,希望你会记得,小时候是谁一句一句的教你讲话当父母老了,记性变差了,请你记得小时候是谁,耐心的提醒你各种事情时间会让父母多了皱纹,可是我更记得,他们的青春都花在谁的身上。

四、活动:给父爱涂上一层底色。

齐读: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再读: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作业:1、回想自己与父亲的往事,选取画面感最强的一次,勾勒爱的底色,并说明为什么是这种颜色。

2、找出文章有关流泪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收集朱自清的作品,下节课分享。板书:

背蹒跚探身细心父(中有)祸不单行(却充满)爱的子大去之期不容易深情影。

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

八年级 背影 教学设计。八年级 背影 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2015年10月15日。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 背影 来刻画人物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父子深情。教材分析 1.重点 朗读感知,体会父子深情。2.难...

背影教学设计《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背影 教学设计。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 背影 二 出示作者简介,请一生朗读。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有诗文集 踪迹 欧旅杂记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朱自清文集 里。三 请同学们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标上自然节的序号 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告诉老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难过 心疼等。2 作者描写背影相当细致,先写父亲的服装,接着写动作。我们来分析和学习作者的描写。那么我们先来找找父亲的穿戴 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同学们找找看,作者朱自清当时是什么衣服啊?皮大衣,父亲自己的穿戴说明 家境不好。我的穿着可以看出父亲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