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3-09 03:07:28 阅读 9090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除以一位数。

第一单元两、三位除以一位数。

第一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活动三:练一练。

1、一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第二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1、巩固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练习5——10题。

第三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内容:教材p15――p16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习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64米红布一共能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口算。2、估算。

3、竖式。教师小结竖式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96÷3 84÷4 66÷3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练一练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3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班级里进行讨论交流。

4、练一练4题:学生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规律。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

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

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方法。

估算:72≈60,60÷6=10,72÷6的商比10大一些。

口算:60÷6=10,12÷6=2,10+2=12

笔算:列竖式。

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师:我们再来看“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看:“86米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习1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2题:学生自己看表,弄懂题意后独立做,全班交流。

3、练习题,学生独立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五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14

教学目标:1、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流程:1、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做,然后说一说计算方法。

题,学生独立做,交流是怎么做的。

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六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第七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内容: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正确的进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

1、 燕子风筝可以装几盒? 2、 老鹰风筝可以装几盒?

3、 鹤风筝可以装多少盒? 4、 这些装好的风筝分四次运完,每次运几盒?

学生:根据板书学生分别进行解答。可以用口算。估算进行计算。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订正。

二、巩固练习

综合练习第一题

三、布置作业 24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240÷6=40(盒)

92÷4=23(盒)

158÷8~20(盒)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能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自觉的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第3题

教师:多**出示题目。 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题意。提问: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指导订正。

三、第4题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出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除法算式,然后互相交流学习。

四、第5题

教师:多**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情景图,同位互相说题意。

教师:引导包装袋上所含的信息。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五、第6题

教师多**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

六、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七、布置作业: 第七题。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了学验算的好习惯。

第九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

1、 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能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自觉的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第9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 上 教学计划。新丰三小季自存。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关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1 数与代数。10000以内数的认识 读写和大小的比较。整千数加减整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期总备课。主要内容。一 数与代数。数与计算 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原来与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共同编排在第四册。2 有余数的除法。原来在第四册,现在因为除法整体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册。3 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4 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教师田淑琴 1 认识长度和质量单位,动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3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1 认识长度单位,会运用之间的换算关系完成要求的题目。2 认识质量单位,会运用之间的换算关系完成要求的题目。3 能实际操作,完成测量的任务。4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