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3-09 04:11:28 阅读 6511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秒。

认识秒以后让学生把时、分、秒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灵活的换算时分秒。运用学生自身的实际让他们自己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久?一小时到底有多久?

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以及时间的计算,需要综合。

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

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

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联系巩固

1、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系红领巾大约20()煮饭大约30()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钟面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1时等于()分1分等于()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 分1分=()秒5时=()分

180分=( 时120秒=( 分240分=( 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页的第5题,师生共同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页的第8题,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

四、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第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内容:教科书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用具:学生作息时间表,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本校《北关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一下的问题:

(1)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2)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3)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

(4)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5)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二、激趣导入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更有效率的做每一件事情。

(1)出示67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三、 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时间最合理。

(2)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3)展示作品。

四、课外作业

(1)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五、小结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话:

它最长又最短,它最快又最慢;聪明者计划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奋者珍惜它,懒惰者浪费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充分的利用每一秒。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二、**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 上 教学计划。新丰三小季自存。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关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 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1 数与代数。10000以内数的认识 读写和大小的比较。整千数加减整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期总备课。主要内容。一 数与代数。数与计算 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原来与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共同编排在第四册。2 有余数的除法。原来在第四册,现在因为除法整体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册。3 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4 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 除以一位数。第一单元两 三位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整百 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