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3-08 23:16:28 阅读 4300

22竿上取物。

教学目标:1 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 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 默读课文。复述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长文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激发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徐长文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同座交流:作者写了徐长文小时候的两件事:徐长文用巧妙的方法提水过桥;徐长文把长竿伸到井里,轻松取到了礼物。

二默读课文,体会内容。

1 自由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徐长文提水桶过河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徐长文提水过桥的语句,思考徐长文的方法和别的孩子有哪些不一样。

3学生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全班交流。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理解“欢呼雀跃”“莽莽撞撞”的意思。

重点指导朗读:“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在装满水的木桶的桶柄上,然后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河对岸。”

4 体会徐长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妙在**,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齐读:“好哇!”孩子们见徐长文过了桥,个个拍手称好。

小结:徐长文提桶过桥,这一系列动作流畅、轻松地完成了,可见他早已经过周密的思考,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三按照方法,自学课文。

1 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按照同样方法自学。

2 分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老师巡视指导。

1) 伯父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徐长文的方法和其他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

3) 结果怎样?

3 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其余学生补充。

教师趁机指导朗读:“站在一旁的徐长文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的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取下来了。”

4 这一次徐长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妙在哪儿?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想了想、笑嘻嘻(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

1练习复述课文内容,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旁边同学补充、评价。

2 指名在全班进行课文复述。

二拓展延伸。

1 你觉得徐长文的方法妙在**?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拿到竹竿上的礼物?

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办法,其余同学进行评价和记录。

2)派代表汇报,讨论这些办法可行吗?

3)将可行的办法归纳后记录下来。

三作业练习。

1 按要求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搜集类似的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22 竿上取物。

方法巧妙: 提水桶过桥找系放牵走。

竿上取物想接走竖取笑嘻嘻。

勇于思考敢于创新。

23 晏子使楚(一)

教学目的:1.学会9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明白楚王为难晏子的原因,领略他的聪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资料导入:

1.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来和我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资料。

3.今天我们来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国时发生了什么?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2.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

三。学习课文第一幕:

1.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

2.小结: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是剧本。

剧本首先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事情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幕;有场景的介绍;故事的发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推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剧本的。

一、二幕布。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5.练习分角色朗读。

6.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

四。学习课文第二幕:

1.过渡:楚王想好了要让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言。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觉得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全班交流,领略晏子的沉着和论辩的机智。

4.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两幕。

板书设计:24.晏子使楚(二)

学习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使楚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3.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使楚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楚国,去欣赏外交家晏子的风采。

2. 整体感知课文。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现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再次感知课文,不过这次有个任务:能用见解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3.同学们自渎课文后概括故事的内容。

4.分角色读课文。

二、小组学习。

楚王用了哪些办法为难晏子?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

小组讨论。1. 找出相关段落。

2.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3. 交流想法。评评楚王和晏子这两个人。

三、全班交流。交流反馈。

四、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过把导演瘾。

1. 这篇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很适合合作表演。但是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常识另一种学习方法,过把导演瘾,尝试跟同学说戏,可以说语言、做动作、演神态……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更好的凸现任务性格。

请看清要求,注意小组分工协作,组长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排练。

3. 学生导演,学生点评,老师适当点评。

二、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 像晏子这样爱国的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种精神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小组说说古今爱国的小故事。

2. 作为学生,你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爱过情感呢?

三、回归课文,评价晏子。

1. 下面我们再次回归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对晏子进行评价。

2. 生发言,师总结。

3. 静下心来,思考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

第一幕大臣与楚王商量如何捉弄晏子。

第二幕司礼官刁难,晏子机智应对。

第三幕晏子拜见楚王,回击楚王。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目标:1、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听**(放松,让学生投入)

2、 学生说说从**中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感觉都没错。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

如**可以有喜怒哀乐,画画可以抒发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就像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诗歌中荷花就因为蜻蜓的存在而飘逸出一股灵气。荷花以其高贵、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荷花写颂歌,或将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说,曹植更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杨万里也是其中一位爱荷之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古诗也是继《小池》后杨万里所写一首咏荷诗。

二、 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要求把古诗词读准。指名读。

2、(小组活动)每人在小组内说一句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要求:组长协调、组员认真听)。

3、(学生汇报)讲诗意、读诗歌,质疑。

4、(放课文录音)教师指导全班读。

5、再次交流。

古诗在短短的几句就给我们描述了这么一幅美景,喜欢笔墨的人将诗歌描绘的意境都画下来。你们看看这幅画能否表现诗歌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样画或者给这幅画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见?

6、学生读诗(全班读,男女生对读)。

7、你们都读得很美,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你们听听老师读得怎样,给老师提个意见。引出“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发现并引导讨论,学生品读。

8、师:对,这其实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没有写出和林子方的友谊,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所以古诗题目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假如你是杨万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样将这首诗读给他听。

找好朋友读,师生对读)。

9、这首诗很美,还带着一丝离愁,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吗?(自己试背,指名背)。

三、 欣赏西湖景色。

除了诗歌中所描写的莲叶、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姿色,现在老师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风光。(出示西湖**、配乐)

四、 扩展。

1、(出示荷花的**、诗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描写荷花、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选择其中一首在小组内读、讲。)

2、(出示四幅荷花**)荷花不同的姿态引起我们不同的联想,看看其他文人的咏荷诗,可以有不少启发。看到不同形态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两句诗。

五、作业:课后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关于荷花的诗,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荷花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音词,知道同音词音同意不同。

2、 让学生了解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读出不同语气。

3、 引导学生体会引用名言能使文章富有文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 采用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学习“认一认”

1、 自由读生字“栗”,读准字音。

2、 自由朗读词语,注意把音读准。

3、 自己观察,比较每一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4、 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 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词语。

6、 拓展。除了书上列举的词语,还有哪些同音词?师生共同补充。

二、 学习“读一读”

1、 自由读句子,想象一下:

一个孩子在说这些话时,分别会是什么神情、什么动作?

2、 指名读句子,说说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3、 多种形式读句子。

三、 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 学生自由朗读名言,想一想:这些名言和什么有关?

2、 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3、 请学生仔细描红这两句名言,要求把字写端正、美观。

4、 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

四、 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 多种形式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 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

第八单元三年级教案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1 运用乘法或除法 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 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 能力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年级第八单元教案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兴高采烈 造句。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二 教学重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并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 献出我们的爱 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腿脚残疾的英子在两次掌声中留泪了,此泪化作了她生活的勇气。一个有趣的实验终于在三个孩子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了,小女孩之所以得到老教育家的青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