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教案

发布 2020-03-08 07:17:28 阅读 8026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单元目标。1、正确认识白己的成长,了解自己的特点,有自信心,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2、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学会做简单事情的能力,简单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养成节俭的习惯,具备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的事情,知道父母对白己的养育恩情,知道在家里应有的文明礼仪,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知道简单的居家安全常识。

主题一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1.全面地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全面地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长大是—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名三年级的学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课题:我长大了。请学生读教科书第2—4页乐乐,虎子和小文的话。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2~6页。请几位同学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教师告诉学生:“每位同学都和教科书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情。

而且展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如小衣服、玩具等。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科书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长大了’’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大了,不仅是指自己的身体长大了,而且是指我们知道得更多了,生活和学习的本领更强了。

5、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了的孩子一样要求自己。”

课后延伸: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主题二爸爸、妈妈抚育我。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争敬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争敬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是爸爸、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提问学生:什么是抚育?

2.**活动。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一10页。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第7页的图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第8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本页两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对本页的课文有什么想法?

喜欢大手拉小手的**吗?谁能说说其中的道理?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扶持)

豆博士说的话以前听说过吗?

**中表现的“包书皮”的场面你经历过吗?

**“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 (父母终日操劳,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3.故事会。“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还辛勤地抚育我们成长。每个同学的成长过程都凝聚着父母的汗水和心血,同学们不仅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思,而且应当铭记在心。

”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讲爸爸、妈妈疼爰自己的故事。

4.总结。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终日操劳,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布置作业。写—封给爸爸、妈妈的信,讲感谢爸爸、蚂妈的话。

结束时,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诵《游子吟》。

课后延伸: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主题三我懂事了。

教学目标。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难点: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提问学生:什么叫做懂事? (明白道理,不是只从自己出发考虑事情,能够想到事情的各个方面,想到他人,等等)

2.**活动。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随爸爸经历了一天的工作,真正体验到了爸爸工作的辛苦。

其实,每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和乐乐的爸爸一样,日日,月月、年年地辛苦工作,很不容易。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了解家长的工作,现在,就请大家来讲—讲。”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乐乐写道:‘我已经9岁了,是大孩子了,应该给爸爸、妈妈减轻点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想,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他写的感想,看到他自己收拾房间、不用别人提醒和催促就能完成作业,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说:孩子长大懂事了。长大就意味着和小时候不一样,许多事情可以不用家长再为自己操心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

下,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

由学生自由发言。例如:自己铺床叠被,收抬书包,槌理用品,擦桌子、洗碗,倒垃圾、取报纸,拿牛奶等。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像不再任性、不经常向家长要钱、不撒娇、努力学习让家长安心也是懂事的表现。

3.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教师要说明计划的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分钟热气”。

教师要告诉学生:大家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做,而且事先不要告诉爸爸、妈妈, 给他们一个惊喜。他们一但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 —定会夸奖说:“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4.教师总结。“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该横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蚂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课后延伸: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主题四健康生活每一天。

课题1.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干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文明举止。

教学重点: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乐干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文明举止。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文明礼貌要从小做起,首先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板书课题:家里的文明礼貌。提问学生,他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说明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15页。“家庭生活我们大家每一天都在经历,但是,我们有没。

有意识到,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从一日三餐到行动坐卧,有哪些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教师在巡视时提醒学生以下内容。

起居方面 (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上学前向家人道别,说:“再见”,放学回来向家人打招呼:“我回来了”;进父母的房间要先敲门)

行动坐卧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文明进餐 (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主动收拾碗筷,吃饭的时候,别人没有开始,我不会第一个动筷子:不偏食,不挑食,心中有他人,吃饭不吧唧嘴,不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等等)

2.个人作业。完成教科书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师巡视,并且按照括号中的内容以及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3.分小组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按照以上几个方面归类和做简单汇录。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的发言。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首先在自己家早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课后延伸: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课题2.居家生活讲节约。

教学目标。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活动及过程。

i,导入。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的花销要依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教科书第16页的***,想一想这组***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发表意见。

2,**活动。可以先请几个学生根据***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通过全班讨论进行**。

“***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在攀比,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看见其他同学有贴画,自己也想有很多贴画:

看见其他同学戴上了好看的发夹,自己也想要:看见其他同学背上了好看的新书包,自己也要买一个新书包:看见其他同学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

等等。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攀比’。”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我是 大 学生了。一 单元提要。进入三年级,是小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学生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已逐渐从。一 二年级的懵懂阶段向有自我意识 乐于 的方向转化,并积累了一些分析问题的初步知识和对具体事物的实践体验。在本套教材的第一单元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自己...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

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 上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根据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要求,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小学生应当努力培养自立自强 积极进取的精神,塑造善良宽厚 正直公道的品质,培育诚实守信 实事求是的人格,勇于负责 乐于助克勤克俭,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的人。二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上 试题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上 期末检测试卷。班别姓名成绩 一 填空题。20分 1 当你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时,你会说 2 我们除了要学会爱 更要学会爱。3 要是自己更加自信,就应该不断尝试。4 想得到更多的赞美,我们首先要学会真诚的 别人别人。5 谁都会有的地方,但是我们要相信 只要心中有 就能朝着 快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