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教育学2019秋季公选课期末作业答案

发布 2020-02-25 22:39:28 阅读 7308

1、 论述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答案: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二是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大体成正比,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的社会,一般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就越大,速度就越快,受教育的人数就越多,受教育的时间就越长;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的不断增强,随着人的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人才培养的规模随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应,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中的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 4、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往往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而发展的。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速使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就会促进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变革。

2、 论述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 1、学校教育是制度化、规范化、规律化、专门化的教育,它可以让青少年迅速而有效地掌握各专业方面的技能,比起家庭教育、自学、社会教育的诸多局限性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学校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一个人踏上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3、当今的劳动和社会分工,无不是以一个人的能力技能来分配的,而学校就是专门提供这种人才的场所。因而年青一代接受学校教育,也是他优化职业选择的必由之路。

3、 论述教师的基本素质。

答案: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4、 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答案: 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是指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人,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是全面发展了自己一切才能的人。

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缺一不可,否则就是片面发展。至于获得完整发展的基本素质是指哪些方面,似乎不必强求一个统一的界定。可以把它理解为“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的完整发展;可以理解为“身”与“心”两个方面的完整发展;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完整发展;可以理解为真、善、美的完整发展。

“完整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的偏移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可偏移而不可偏废,即不能只发展人的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 其次是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他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都会获得一定的发展,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过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不仅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也会进而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

“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各基本素质之间关系的适当和协调,是人的发展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美。 还有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其内部也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解为诸多素质要素。

对此,个人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以避免发展的单一。必须强调的是,“多方面发展”只是一个尽可能的追求。 还有一个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就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和谐性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人的发展的自主性、独特性和个别性而言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平均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律化,更不是指所有个人的发展都必须遵从一个相同的模式。“自由发展”的本质就是“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的核心就是人的素质构造的独特性。

“全面发展”指向的并非是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万金油”式的平庸者。

5、 论述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答案: 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2019下半年教育学公选课作业

1 第1题 论述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您的答案 答 一 主要观点 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 国家和社会是优先的价值实体 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二 理论基础 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

2023年秋季华师教育学作业98分

试题。作业。1 第1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桑代克。c.卢梭。d.皮亚杰。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2 第2题。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 a.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3 第3题。通过亲身体验获...

华师教育学作业答案

1 第1题 论述教师的社会地位。答案 1 专业地位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专业活动是其他职业人员所不能随便替代的。2 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 占有和享用的状况,以及待遇 生活水平 行业吸引力等。它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