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说课稿

发布 2024-04-11 03:45:12 阅读 1103

8《古诗二首》说课稿《登鹳雀楼》说课稿。

一、说教材《登鹳雀楼》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课文中配有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

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3.

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说教法、学法(一)情境教学法本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学生无法亲自感受。这样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极富思想感情的范读及壮观的画面带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二)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的特点,采用“扶放结合法”。

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

一、二行诗句,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

三、四行诗句,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三)读中有悟,培养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诗传诵已久,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到古诗语言的优美,既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

(指多名学生读)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

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

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3.

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

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1.常言说的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点拨:

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

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

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

)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

**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

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

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

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地读读。(师生齐读!)3.

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千里目)谁能帮帮他?

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

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地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

(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

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

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

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桌伙伴合作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

好样的!)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

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

向你们学习!)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

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采访罗高扬:

当你跳绳比赛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同学们也可以这样对你说—谁来说?△采访戴铭君:虽然你钢琴已经考过5级,但老师还想对你说,你猜,说什么?

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

他的性格豪爽,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

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

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

(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景)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想)更上/一/层楼。《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古诗,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两首的一首诗。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力不成熟。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三、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将学习课文与旅行相融合,通过旅途中的各种活动反复训练学习课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养成读书、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喜欢学习古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教学重点:

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能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赏诗——读诗——背诗——悟诗”的四步骤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制作了有关课件,把瀑布的影视文件、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五、说教学过程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在去旅游地的车上导游引导游客做竞赛活动的过程。

将教学内容与活动相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课内容。开展的活动有:谈论**、我会读、书法比赛、欣赏歌曲、朗诵比赛、有奖答题、古诗文比赛等。

谈论**通过投影三幅**激发学生想要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兴趣。然后投影火车及老师的**,将学生带入到旅游车的情景中,教师变成了导游而学生成了游客。通过列车广播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庐山及庐山的相关情况。

这实际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因为要去庐山旅游,这时导游也就是老师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庐山有关的字词,通过我会读,一是检查学生课前对本课生字的预习情况,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本节课要认识的字。这是检查预习部分。

书法比赛,是通过学生读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跟教师书写,边写边说笔画,学生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同学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组长检查书写,写的好的画笑脸,写的不好的画哭脸等形式让他们学会本节课要会写的字。欣赏歌曲,让学生在车上休息放松一下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适时介绍这首歌的相关情况,然后引出下一个活动——朗诵比赛。

朗诵比赛,通过录音的讲解及****,让学生大体了解这首诗的意思,然后通过学生试读、听录音读、跟录音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练习掌握本课,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班内朗诵比赛,教师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这实际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有奖问答,实际是本节课的当堂达标测试,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通过凭门票参加问答赢取奖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我会读,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的字,看拼音写词语是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第3题是背诵本课,第4题是古诗填空,第5题是运用所学。最后的古诗文比赛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的古诗文,然后进行比赛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布置的课后作业。导入课题和检查预习是3-4-5教学模式中的课前延伸部分,学写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达标测试是课内**部分,课后作业就是课后提升部分。

2019统编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 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 登高才能望远 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2 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8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诗歌的丰富意蕴。3.理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 明...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赛课教案

8.登鹳雀楼。一 古诗导入。1.积累更多的古诗,这样我们才会,出示 更上一层楼 注音 指名读。评 对了,更 层 是后鼻音。谁再来读好,指名读。楼 是本课的生字,我们来学写这个字。指名读一读 楼 a.第一步,看一看,什么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对了,古时候,楼房都是用木头建成的,所以 楼 字的左边是一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