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实录

发布 2020-12-27 01:42:28 阅读 8421

8古诗二首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结合实际,理解内涵(教学重点)

师: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读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生1:我仿佛看到太阳靠着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流向大海。

生2:我仿佛看到夕阳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看不见了,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向大海。

师:这样的情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落日余晖的景象吧!(出示太阳落山,黄河入海的**片段)

师:诗人短短的两句话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如果我还想看到更远的地方怎么办?

生1:再登上一层楼。

生2: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往高处爬。

师:诗人和你们想的一样,他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示诗句)师:两千多年前,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引读古诗第。

一、二句)师:是啊,那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不正是——(引读第一句)师: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这样的气势就是——(引读第二句)

师:诗人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于是诗人说——(引读古诗第。

三、四句)师:生活中,我们若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也要做到——(引读古诗第。

三、四句)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师:这首诗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师: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最后两句诗(齐读),也是因为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现在人们常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勉励自己或朋。

友。为了以后我们能在学古诗时更上一层楼,现在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师领读):

1.初读,读准字音。2.细读,理解字词。3.精读,体会诗意。4.赏读,想象意境。

赏析: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对照,想象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美。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展现画面,让学生说一说“我仿佛看到了、想到了——”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然后以“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色怎么办呢?”引出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解。

其次,教师能结合实际,通过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让学生明白,更上一层楼不仅是用在本首诗里,还能在生活中勉励自己或朋友,使学生对这首诗的哲理有了较为生动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我是这样开展新课的 一 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8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古诗二首。2 正确 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正确 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1.制作多 课件和与古诗相配的 最好有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 短片。教师 2 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课外积累

8古诗二首。四大名楼及诗句。1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唐代诗人李白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岳阳楼 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自古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之誉。唐代诗人杜甫的 登岳阳楼 节选 昔 x 闻洞庭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