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14课《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课题鲁班造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单元。第四单元学科。
语文。年级。
二年级。1、认识“创、晒、观、奋、湖、亭、珠、匠”6个生字并会写。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2)感悟鲁班的聪明才智。①理解课文内容;②把握造伞的过程。
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学会使用动词,学会本课生字词。
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班遇事爱动脑筋并大胆动手实验的品质。
学法问题学习。
教法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同学们,下雨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遮雨呢?(演示第2张幻灯片)
那你们知道伞是谁造出来的吗?(演示第张幻灯片)
伞是由著名的工匠大师鲁班创造出来的。
学生活动伞。
让学生了解鲁班。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相关链接:鲁班: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都有所发明。如锯子、刨子、曲尺等。
2、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本课中是怎样造伞的。(演示第4张幻灯片)
读课题《鲁班造伞》
讲授新课。一、认读生字。(演示第张幻灯片)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结合课文标注,灵活多样的识记生字。3、了解自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识记“观”等字并能组词)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
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2)做动作学习生字。(识记“创、晒、珠”等字。)4、交流识字方法和经验。
5、分小组巩固与交流,看谁记得生字又快又多。二、精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7张幻灯片)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忽然下起了(雨)。妹妹想在(雨)中看风景,忽然看到几个孩子在雨中顶着(荷叶)在玩,(鲁班)想到了要造的遮雨的工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成了(伞)的故事。
2、这篇短文说的是谁的故事?(演示第张幻灯片)课文是怎样介绍鲁班的?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他有许多发明创造。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1)这里说鲁班是一个什么人?著名:有名,出名。
发明创造:是对以前没有的事物和方法的创造。(2)“许多”说明了什么?
3、那鲁班怎么会突然想起造伞呢?下面我们一起。
鲁班的故事。
著名的木匠。
不止造伞,伞只是其中之一,这里说。
明了鲁班的聪明。
来看一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演示第10-16张幻灯片)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
雨中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唉!”妹。
让学生体会明白故事的经过。。
理解兄妹两个因为不能雨中游西湖的遗憾心情。
妹叹了口气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鲁班说:“我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
”妹妹说:“可是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要游遍整个西湖,得需要多少亭子啊!
”鲁班想:“妹妹说的有道。
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哇!”
1)这段话说的是谁和谁在哪在干什么,遇到了什么事情?
2)那雨中的西湖景色怎么样呢?
3)这时候妹妹说了什么?
这里的“哎!”和句末的感叹号说明了什么?
4)鲁班是怎样回答的呢?
5)妹妹这时候是怎样说的呢?
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游人被忽然下起的大雨淋的四处躲藏。山青水绿,更迷人了。
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雨天不能游西湖的遗憾。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
可是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要游遍整个西湖,得需要多。
6)这句话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
7)这时候,鲁班又是怎样说的呢?
8)“该多好哇!”说明了什么?
9)用“既……又……”写句子。①他既会唱歌又会跳舞,多棒啊!
少亭子啊!对哥哥说的盖亭。
子的说法不赞同。妹妹说的有道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哇!
说明了鲁班对“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的渴望。
写句子。体会孩子们在雨中玩耍的俏皮形象。
激光既能切割钢板,又能制作**,用途真广!4、在他们兄妹因为在雨天不能去欣赏这么美丽的西湖雨景而感到遗憾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演示第17-22张幻灯片)
忽然,雨中传来一阵孩子们的嬉闹声。鲁班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小孩儿正在雨里追逐玩耍。他们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那些落在荷叶上的雨。
珠,顺着荷叶脉络不停地向四周流去。“有办法了!”鲁班兴奋地对妹妹说。(1)他们看到了什么?
2)下雨了人们都在躲雨,他们不怕淋雨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3)这说明了什么?
孩子们在雨里玩耍。怕。
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孩子们的顽皮和。
4)那些雨珠落在荷叶上之后怎样了呢?
5)这说明了什么呢?
6)鲁班这时候是什么反应呢?(7)他是怎样说出这句话的?(8)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
9)词语练习:
不停地(流)不停地(劳动)不停地(写)兴奋地(说)兴奋地(欢呼)兴奋地(唱)5、呀,他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看吧。(演示第23-28张幻灯片)
鲁班跑回家,照着荷叶的样子,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妹妹试了试,说:“要是能在用的时候把它撑开,不用的时候又能折起来就更好了。”鲁班眼睛一亮,说:
“对!”他又反复试了许多次,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1)想到办法之后,他是怎样回的家?
(2)说明了什么?
3)他是怎样做的呢?
4)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5)做成之后他妹妹是怎样说的呢?
聪明。不停地向四周流去。
雨水落不到孩子们的身上。想到办法了。兴奋地。
想到了怎样做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跑回家。他想做成那件东西的急切心情。
让学生体会动词的用法。
让学生明白鲁班造伞的过程。
照着荷叶的样子,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
做了很多次试验。要是能在用的时。
6)“更”说明了什么?
7)鲁班听完妹妹的话,什么反应?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
8)他最后做成了吗?他是怎样做成的?
这句话说明了鲁班什么性格?
三、巩固提升(演示第29-32张幻灯片)1、《鲁班造伞》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情,要勤思考,多观察,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要有不怕失败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了《鲁班造伞》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多留心身边的小事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3、鲁班是怎样发明的伞呢?
看到孩子们头顶着荷叶在雨里玩耍,雨水不停地沿着荷叶的脉络向四周流,想到了伞的造法。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并且听取妹妹的意见,不断改进,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4、你们觉得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候把它撑开,不用的时候又能折起来就更好了。说明了鲁班做的。
伞已经可以用了,但还是有点缺陷。眼睛一亮说明了鲁班内心的欣喜。说明了鲁班是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做成了。
体会试验的。
反复试验许多次。失败、反复的勤于钻研,坚持不懈。
心情。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善于观察,心胸开阔,勤于钻研,坚持不懈。
课堂小结。鲁班造伞》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敢于尝试发明创造。
板书。鲁班造伞。
游西湖——下雨——不能观赏。
遗憾。孩子顶着荷叶——做伞的方法——制作成功。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鲁班造伞语文S版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14课 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课题鲁班造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1 认识 创 晒 观 奋 湖 亭 珠 匠 6个生字并会写。2 过程与方法 1 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目标。2 感悟鲁班的聪明才智。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造伞的过程。能力...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鲁班造伞》教案
教案三篇。篇一。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 创造 西湖 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2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3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二 教学重 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语文 s 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教案 14 鲁班造伞。语文 s 教学设计。教。课。板。材 语文 s 二年级下册。文 14 鲁班造伞。块 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传奇故事,讲的是鲁班造伞的事,是一篇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品质。的好课文。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