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学习;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师非常辛苦。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
2.启发学生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紫丁香的**,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道入,引出课题。
1.(出示**)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
板书:紫丁香。
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乔木,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可供人们观赏。
2.板书课题。
提问:这首诗告诉我们,小朋友栽的是多少棵紫丁香呢?(一株)一株是什么意思?3.齐读课题。(注意知道逗号的停顿)(二)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逐渐读准生字的字音。
2.思考: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栽?3.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
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紫丁香是学生栽的;学生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学生怕老师发现,所以轻轻地“踮起脚尖儿”走。)2.
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3.自己练习,指名读。
4.朗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请结合课外资料思考。
a、因为紫丁香有香味,它在夜间时香气就会散发,老师闻到它会很舒服,所以要栽紫丁香。b、因为紫丁香很美,有美丽的花朵,有绿色的枝叶,所以要栽紫丁香。)5.
这一节该怎么读呢?(要读得亲切;要重读“夜夜”,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6.
自由练读,指名读。
7.默读第三——第五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a、紫丁香绿叶的声响为老师做伴。b、紫丁香盛开的小花为老师做伴。c、紫丁香飘出的花香为老师做伴。
)8.指导朗读。
第。三、四小节中的“您听”“您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解除疲倦”“感谢牵挂”都要重读。
第五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尊敬。
9.自由练习,齐读。
10.小朋友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非常辛苦,你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11.
引导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呢?(a、老师会梦见学生考试又得了100分。b、老师会梦见我又得了一张荣誉证书。
c、老师梦见我们一本本整齐的作业。)12.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四)指导背诵。
1.这首诗一共5小节,请你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学生读课文,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窗前,一株紫丁香。
热爱。绿叶沙沙响———解除疲倦。
盛开的小花———感谢牵挂。
老师。花香飘进梦里———又香又甜。
作业设计。从文中摘录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游戏:老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字音,看谁学得快。
2.检查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浓绿紫丁香解除疲倦感谢挂牵眨眼又香又甜。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窗:上下结构。
紫:上下结构。
脚:左右结构。
进:半包围结构。
枝:左右结构。
歌:左右结构。
困:全包围结构。里面是“木”,注意第4笔是点。
甜:左右结构。“甘“左边加”舌“即为”甜“
4.学生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指导。
三)扩词练习。
歌:唱歌歌词高歌。
甜:甜蜜甘甜香甜。
忘:忘记忘怀难忘。
进:进门前进进军。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 春风。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巩固生字词,初步认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3 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春天的 生字词卡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车认读本课文的生字新词。2 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指导订正。3 说说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草 西华学校郭要林。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 喜欢学习古诗,有背诵古诗的兴趣,能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孩子们热爱春天 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读 会写本课的生字 词。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 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和上册教材一脉相承,教材内容丰富而蕴含教育 文化价值,具有时代特点。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教材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