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三年级下册,第40课时

发布 2024-03-27 10:15:13 阅读 7236

第40课时24时计时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82~83页例1,第85页练习十八第1~2题。学习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日,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课文讲解。

例1,24时计时法。通过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日”,用钟面认识1日=24时,把钟面上的时间化圆为直,概括出24时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做一做”,巩固练习。

1日”的生活经验,钟面知识,是本课的学习基础。时间单位“日”,1日=24时,24时计时法,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例1,略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4时计时法。

引入。1年=12月,大月=31日,小月=30日,2月有28日或29日。1日就是1天,1天有多长?

日的认识。看图说话:这是丽平的一天。

半夜12时,在睡觉;早上6时45分,起床;上午10时15分,写作业;中午12时,吃午饭;下午3时半,做户外活动;傍晚6时,吃晚饭;晚上7时25分,和爹妈一起看新闻联播;半夜12时,也在睡觉。

半夜12时也叫0时。从0时再到0时,就是1天。1日=24时。

24时计时法。拿出钟表拨一拨,仔细观察钟面。(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12小时。

3)一天是24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2圈。

想一想: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要怎样表示?引导孩子想像把钟面的圆形化为直线,即:

上下两个蓝色数有什么关系?一天中前12时,就用0~12表示;后12时,就用13~

24表示,即从12开始接着数数(“12+”)

观察钟面的插图,归纳:12+内圈的数=外圈的数,外圈的数就是一天中后12时所对应的时刻。

概括。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运用。观察上图: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表示,即12+9=21;12+5=17,下午5时就是17时。

做一做”,第1题,读题。举例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如电视节日里计时法,等等。第2题,读题。

在课本第82页的插图写出各个时间:0∶00,6∶45,10∶15,12∶00,15∶30。18∶00,19∶25,24∶00。

阅读课文。在插图批注12时计时法,批注:1日=24时。在课文批注问题的答案,在钟面批注:12+。在展开图批注:12+。

习题解析。第1题,巩固练习。读题,根据数据想像一天中的时刻。答:20∶00,晚上11∶38,4∶45。

第2题,巩固练习。读题,“下午4时”批注:16∶00,“晚上11时”批注:23∶00。用套区间的方法进行思考。

答案:(1)没有违反交通规则。(2)要坐211路夜班车还有车。

三年级下《24时计时法》导学案

三年级下 24时计时法 导学案。编写意图。教材用八幅图展现了一位小朋友在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读这些熟悉场景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一天24小时的周期变化,引入新知的教学。用钟面表示各个时刻,便于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24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24时计时法》导学案

三年级下 24时计时法 导学案。编写意图。1 教材用八幅图展现了一位小朋友在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读这些熟悉场景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一天24小时的周期变化,引入新知的教学。2 用钟面表示各个时刻,便于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24时...

三年级下《24时计时法》导学案

三年级下 24时计时法 导学案。编写意图。1 教材用八幅图展现了一位小朋友在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读这些熟悉场景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一天24小时的周期变化,引入新知的教学。2 用钟面表示各个时刻,便于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2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