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06 03:38:28 阅读 3035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82~83页。二、【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年、月、日的主要内容有:例1认识年,月,日;例2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例3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24时计法是在学生认识了年,月,日,平年,闰年之后,教材用8幅图展现了一位小学生在一天的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使学生了解一天有24个小时,且重点理解24时记时法,弄清它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能熟练的转换。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今天,明天以及昨天之间的关系,为例3(经过时间的计算)的教学做好铺垫。三、【学情分析】

认识时间”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早有接触,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也见过,但要理解并与普通计时法正确分清是有一定的难度,较为抽象。教学中,我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尽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为例,引导以合作、**、展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轻松,课堂氛围好,力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2.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3.教学重点,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熟练地转换两种计时法。4.

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五、【教学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以及会与普通计时法间的转化。六、【教学难点】会熟练地转换两种计时法。

七、【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变(问题导入)1.出示课件:

你能准确的认出钟面上的时间吗?8时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说一说。引起冲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2.学生动脑思考。3.讨论,发言:

4.师小结,导入新课:像我们通常说的“上午8时,晚上8时”的记时方法是普通记时法,它一定要加上时间词”上午,下午,晚上等。

如果忘记了加时间词,就会弄错时间,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种不会出错的记时法——24时记时法。

二》合作**,理解新知1.了解一天的作息时间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一天的时间。2.全班交流。

3.引导出24时计时钟表。4.动态演示,形成新知。

1)认识“时间尺”

2)理解24时记时法: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叫做24时记时法。(3)理解两种记时法之间的关系,尝试互换。

学生通过问题1: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是几时?下午5时用24小时计时法是几时?晚上9时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题2:时间尺的上下两行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转化的方法。《三》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四》培养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鲁迅的一句话,然后引导出老师用24时计时法制作的个人作息时间表。《五》课堂练习。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小红的作息时间。

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常用24时记时法,同时将它们转化成普通记时法。3.设计同步练习。1.互换记时法写时间。

凌晨3时17:002.修正错误。

20:20表示的就是晚上8:0824:50

六》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

1.第85页的第1题。2.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3.《八》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9时晚上8时20时下午5时17时。

八、【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24时计时法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缺乏清晰的理性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认识普通计时法的特点和缺点,--学习24时计时法---两种计时法互换---理解应用---小结本课的收获,这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还学生学习的主体,现将反思如下:

1.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轻松、快乐的学习。一天24小时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火车票、禁止车辆通行时间标志牌、出生信息、新闻联播**时间等。

2.尽量以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活问题为例,引导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合作、**、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时间概念比较抽象,因此,他们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存在困难。

感觉掌握的学生只在三分之二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前期的备课、研讨,也会有困惑,在教学计时法后,怎样有效地借助时间尺去理解并会转化运用,以及如何很好地利用教材的8副引入图,在创设生活情境是不是效果更好些?

九、【案例研讨】

快乐中学习。

一、为学习本课而去创设问题。

开课就出示钟表上的8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对12时计时法的回顾这一情景,充分让学生感知数学**于生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24时计时法产生联系,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24时计时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自学教材,初步感知。

从生活中找到有关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事例,充分让学生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会了吗?本环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得到锻炼,坚持“先学后教”,让一部分学生基本掌握24时计时法再带动全体学生,让学生显示自己的能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减少学困生,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需要。

只有这样让学生参与到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三、讨论认知,巩固强化知识。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设计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练习,如午夜12时改成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转化中加减12的量和分钟数有没有关系?这样能让孩子们体验成功,分享学习快乐!

有效巩固知识,进一步引导探索24时记时法记时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年级数学下《24时计时法》说课稿

精选公文范文。三年级数学下 24 时计时法 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 谢谢。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 24时计时法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年 月 日和时 分 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

三年级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

教科书第52 53页。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这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2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同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三 教学设计 一 课前导...

三年级下《24时计时法》导学案

三年级下 24时计时法 导学案。编写意图。教材用八幅图展现了一位小朋友在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读这些熟悉场景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一天24小时的周期变化,引入新知的教学。用钟面表示各个时刻,便于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