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提示:
矛”的中间不要少写一点。
盾”内部的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
誉”的撇捺不要写出头。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吾:语(语文)—悟(感悟)—捂(捂住)
弗:佛(仿佛)—拂(吹拂)
夫:扶(扶手)—肤(**)
4)多音字。
夫[fú:逝者如斯夫\\\fū:农夫\u3000渔夫\\end}\ight.
'altimg': w': 168', h':
78', eqmath': b\\lc\\]
辨析:“夫”在读fū时,指“成年男子”“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等;在读fú时,表示“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或“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句中或末尾”。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自相矛盾》,理解短文大意。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文中的“矛”和“盾”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
2)第。一、二句话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
明确: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对于物体它没有刺不破的。”这两句话写出了卖矛和盾的人用语言分别夸耀自己的矛和盾。
3)怎样理解第。
三、四句话的意思?
明确:有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人不能应答了。这两句话道出了课文的重点——自相矛盾。
4)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
明确:这句话为课文的结论句。得出“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这一结论。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文言文的魅力与现代文相比,可以说是更胜一筹。现代文的内容通俗易懂,浅显明了;而文言文的内容则需要我们逐字逐句去咀嚼和推敲,在此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收获了更多的乐趣。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矛盾名誉吾辈。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篇短文的大意,感受了文言文的魅力。这节课,我们不仅要继续上堂课的文言之旅,而且还要更进一步地去理解这个故事,看看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道理。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生再读《自相矛盾》,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人物?
明确: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这个卖盾和矛的人是怎样夸耀他的东西的?
明确:故事的起因就是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边卖边夸耀自己的东西。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没有什么东西它不能刺破。
3)最后他把盾和矛卖出去了吗?为什么?
明确:没有卖出去。因为他说的话前后矛盾,别人抓住这一点,问了他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把他难住了。
4)重点理解“其人弗能应也”。说说“其人”指谁?“弗能”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应”?为何“弗能应也”?
明确:“其人”指那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弗能”是不能的意思;“应”的意思是应答、回答。因为刚开始他夸耀自己盾和矛的话是互相矛盾的,本身就不成立,所以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他就哑口无言了。
5)短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通过写一个楚国人卖盾和矛的故事,寓意言行不一致、言过其实,告诉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7)说说你知道的“自相矛盾”的例子。
明确: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2.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从前有一个夜郎自大的楚国人,在大街上卖他的盾和矛。他得意洋洋地说:
“我的盾呀十分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接着他又说:“我的矛呀非常锋利,没有什么是它刺不穿的。
”有人听到,便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发生什么呢?”那个人便哑口无言了。
所以说,刺不破的盾和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谈话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谨言慎行、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自相\\\矛盾\\end', altimg': w': 52', h':
56', eqmath': a\\vs4\\al(自相,矛盾)'}left 盾:物莫能陷也\\\矛:
于物无不陷\\end}\ight. \u3000→\\begin不可同\\\世而立\\end\\end}\ight\\}altimg': w':
302', h': 91', eqmath': b\\lc\\(a\\vs4\\al\\co1(\\b\\lc\\ rc\\ a\\vs4\\al\\co1(盾:
物莫能陷也,矛:于物无不陷))\u3000→\\a\\vs4\\al(不可同,世而立)))实事\\\求是\\end', altimg': w':
52', h': 56', eqmath': a\\vs4\\al(实事,求是)'}
第六单元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送的方式及其变化。3.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 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4.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 辨别信息的良莠,自学抵制不良信息。5.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相关资料 信息。信息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它本来就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古人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整式依靠太阳东升西落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戚 朋友们通信,看电影 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资料 信息。信息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它本来就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古人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整式依靠太阳东升西落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戚 朋友们通信,看电影 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