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18 12:40:02 阅读 9780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科学**具体内容标准:

1.4知道在科学**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1.5知道在**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1.6知道**过程与**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具体内容标准:

3.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标准。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4.2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制作小孔成像盒、模拟并解释小孔成像等**活动,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切的认识。

第二部分:光的反射现象。引领学生通过照镜子、玩日光打靶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第三部分:研究透镜。通过研究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并知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就是望远镜。

第四部分:日光的色散。引领学生通过光的分解、合成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通过在色光下观察物体的实验,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通过阅读牛顿的故事意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需要勇气。

1.光怎样行进。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

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二、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

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

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

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

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

三、**光是怎样行进的。

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

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

8.学生小组活动。

9.学生小组交流:

你们是怎么做的?

发现了什么?

实验说明了什么?

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照镜子。

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

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能描述**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的乐趣;

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注意:选几组学生上去,一位学生站在阳光下,另一位站在阴影里,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阴影里的同学也有阳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想出办法,最后全班分组玩这个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3.玩放大镜。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过程设计。

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课题。1 折形状。课时。日期。1 能够通过实验 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教学目标。3 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4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 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验 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教学准备三...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桥梁。教材简析。选自粤教版小学 科学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桥梁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 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 桥梁 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兴趣 创新胆量。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引导学生...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热

1 热起了。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过程与方法 1 自主设计实验 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2 观察 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对热现象产生 的兴趣。2 尊重客观事实。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