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后,以及初步认识了分数与一位小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与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二、重难点设置:
1.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小数与单位换算。
3.小数的近似数。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逐步培养数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中,应注重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类比和推理加强理解。
3.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呈螺旋上升的,教学中,应注重及时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2.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3.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4.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小数单位换算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课时。
2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2课时。
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课时。
4 小数与单位换算 1课时。
5 小数的近似数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材第32、第33页的内容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1~3题。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多**课件、米尺等。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上……)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不是整米数,测量遇到了困难)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
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在测量时得不到整米数,需用其他的数表示,由此引出了“小数”,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1.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生:10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是多长呢?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小组合作**:(1)学生拿出米尺观察,先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2)结合米尺讨论1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小数的表示方法。
3)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分米=米=0.1米。
让学生继续观察米尺,思考这样的3份、7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生:3分米=米=0.3米 7分米=米=0.7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如果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那么每份长又是多少米呢?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呢?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厘米,也就是米,用小数表示为0.01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厘米=米=0.01米。
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这样的3份、6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3厘米=米=0.03米 6厘米=米=0.06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又发现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信同学们能推想出,如果再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每份在尺子上长是多少米?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在尺子上长是米,如果用小数表示为0.001米。
师:如果把6毫米、13毫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
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生:1毫米=米=0.001米 6毫米=米=0.006米 13毫米=米=0.013米。
师:说一说0.006米、0.013米各自表示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如果把1米继续按上面的方法平均分下去,这样的1份就是米,写成四位小数就是0.0001米,我们再继续分下去就可以得出五位、六位小数。
设计意图:借助米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和多位小数,建立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构建和抽象出小数的意义积累了知识经验,做到了概念教学的“数与形”的结合】
师:上面的例子各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10份、100份、1000份……
师: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
生: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师:这些分数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生.001……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小数吗?
师生小结: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师: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而分数与小数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01……(板书)
师:观察米尺回答,可以小组讨论,议一议。
1)0.1米里面有( )个0.01米。0.01米里面有( )个0.001米。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0.1米里面有10个0.
01米,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
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米里面有10个0.
001米,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设计意图: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主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经历知识的认知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2: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除了数学知识方面的收获外,在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呢?
生1: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认识小数时,借助了米尺,这是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生3:我知道了数学可以类比推理。
小数的意义。
1分米=米=0.1米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1厘米=米=0.01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
1毫米=米=0.001米分别写作.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来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一位小数的认识到两位、三位、多位小数的认识,其实是概念的同化。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认识过一位小数,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因此这里就采用类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a类。1.写出箭头所指出的小数。
2.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
考查知识点: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力要求:数形结合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对应转化)
b类。.138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
2. 按规律填数:
考查知识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能力要求: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有规律地找小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b类:教材习题。教材第36页练习九。
1.略 2.8 32 3.略。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案
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 减法,小数混合运算以及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体编排如下表 二 重难点设置 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 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难点 小数加 减法中的简便算法。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 减法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明白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的道理。小数加...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教案
本单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再学习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教学中,除了安排加法 乘法的简便计算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构建比较完整...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上传 颜鑫璟更新时间 2012 1 20 18 50 30 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第108 110页例题 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 刚才颜老师和同学们已经见过面了,短短几分钟的见面谈话,同学们的礼貌热情就给颜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来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