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两种设计

发布 2023-02-10 18:27:28 阅读 7097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两种设计。

植树问题(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线段图,使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后,能明白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题目时,较好的方法是先画图,然后根据图来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即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并不在于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三种数量关系(一头栽、两头栽、两头都不栽)进行单纯地记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只会将公式与问题相对照。

【教学重点】理解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教学难点】方法比规律更重要。【教学流程】

活动一:谈话交流,感受画线段图的方法和作用。

1)师:出示“一刀两断”,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刀两段”,如果换成这个段,谁来解释,这什么意思?

2)师:既然,一刀是两段,那2刀如果这么切的话(师做动作),那是几段呢?为什么是3段?

这是你心里想的,谁能上来在这条线段上画出来给大家瞧瞧?继续,3刀几段?会画吗?

每人都动手在1号线段上快速地画一画。切了几刀?有几段?

再问,几刀是6段?2号线段上画出来。

3)观察这些线段,你能发现规律吗?生:段数比切的刀数多1

4)最后,100刀几段?还需要画吗?为什么不画了?

其实,有时候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动手画一画。如果碰到数字大的,可以利用几个简单的先找到规律再去推断——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二:

利用线段图发现规律。

还是研究这条线段,此时此刻它是一条小路。小黑板出示: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要建一条20米的绿化带(两端都栽)

1)两端都栽,什么意思?这和切东西一样吗?有一样也有不一样,那看来这问题值得研究研究。

2)再出示:如果让你们来设计,你想种多少棵树呢?(学生任意猜后,教师发言)我也来设计,我想种1000棵,有问题吗?树也需要间隔(板书)。而且为了美观,每个间隔还要一样。

3)再给一次机会,每人心里先定好间隔是多少米?生边说,师记录。如果我选择间隔是5米(画上横线),动动脑筋,你觉得可以种。

多少棵树?(师记录学生的答案)到底哪个对想知道吗?如果这就是那条小路,谁有胆量上来画一画?

4)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他为什么画了4段?板书20÷5=4(段)再数数,能种几棵数?观察线段,你能发现规律吗?

很多小朋友已经感觉到规律了,但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情况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每个同学都在3号线段上任意画几段,再数一数,你画了几段,能种几棵树?

5)汇报,你画了几段?能种几棵?(师记录)如果是n段,能种几棵呢?

现在能发现规律了吗?(板书)段数+1=棵数。回头看,间隔10米,能种几棵呢?

20÷10+1=3(棵)20÷10是什么玩意儿?2米是几棵?11棵。

如果种树之前能先预算好棵数,那就可以避免出现购买的树苗太多或太少,从而更经济。活动三:生活中的例子。

同学们,刚才我们**段图的帮助下,又找到了一个规律。那类似这样的规律,在手上有吗?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例子,来看。(1)安装路灯问题。

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排队问题。

选择:学校体操表演,20个人排成一队,每两个人的间隔是2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

a:20×2=40(米)b:(20-1)×2=38(米)(3)植树问题。

房子和小河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地间的小路一边栽树(只栽一端),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载几棵树?活动四:系统化知识。

最后,让我们仔细观察这节课我们认识的三胞胎兄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那区别又在**?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习过程中感觉愉快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

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棒学生作业纸(一张线段图,一张练习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儿歌其中提到人人都有两件宝,生: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劳动,大脑会思考。师:双手不仅会劳动。还藏着很多数学奥秘。

师:如果两根手指夹一枝粉笔,那么5根手指最多可以夹几枝粉笔?生:4根,因为只有四个空格。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有几个间隔呢?

3个手指,2个手指呢?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

谁能说一说?生: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2.引入。

师:实际生活中的“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

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创设情景。

师: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你们当中招聘校园环境设计师。

师:想成为我们校园的设计师?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

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2、理解题意。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

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的小路在纸上画一画。(小组活动)4、反馈交流。

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5棵,4棵,3棵)(1)两端都栽。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

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可以是线段图,也可以实物投影、摆小棒20÷5=4(个)4+1=5(棵)师:

4表示什么?生:4个间隔。

师:四个间隔需要几棵树?生:5棵。

师:为什么4个间隔有5棵树?

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哪棵树前面没有间隔?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列式4+1=5(棵))师:

像这样栽法8个间隔可以栽几棵?200米可以种几棵?

两端都栽,你发现规律了吗?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2)只栽一端。

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4棵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20÷5=4(个)

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

6个间隔可以栽几棵?200米小路可以种几棵?有什么规律?生:棵数和间隔数相同(3)两端都不栽。

师:有的小组只要3棵就能完成要求,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思路)20÷5=4(个)4-1=3(棵)师:这样栽6个间隔可以栽几棵呢?200米小路可以栽几棵?

师:如果种树之前能先预算好棵数,那就可以避免出现购买的树苗太多或太少,从而更经济。(4)介绍线段图。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小线段表示栽种的树。这些小线段还以表示什么?

这就是线段图,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常常借助它,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它对我们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5)合作**,总结方法1、总结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出示三种方案线段图),三种方案都符合设计的要求,谁能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

生说:两棵树间的间隔都一样,他们的间隔个数都相同)师:不同的地方又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板书:两端都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3、找一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段图和小棒的帮助下,找到了植树的规律。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生:**杆,车站,桥,排队,锯木头,爬楼梯……

师:关键得清楚哪个相当于树,哪个相当于间隔?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例子,来看(1)安装路灯问题。

在一条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放置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在一条长600米的道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请你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3)栽树问题。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4)锯木头的问题。

有一根10米长的木头,要把它锯成5段,平均每锯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几分钟?(5)排队问题。

选择:学校体操表演,20个人排成一队,每两个人的间隔是2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

a:20×2=40(米)b:(20-1)×2=38(米)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过程中感觉愉快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发现了植树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和发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 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可以画画 写字 干活 而且这双小手里还有很多数学知识呢!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个指缝。五指间有几个指缝?生 4个。师 4个手指有几个指缝?生 3个。师 你们这么快就能算出来,有什么小窍门吗?生 指缝数 1 手指数手指数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

4 只种一端 什么意思?在8米长的草坪一边植树 两端要种 每隔4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师 什么是两端要种?生1 两端要种就是两头都栽树。师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怎么计算?生1 8 4 2 棵 师 是这样的吗?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生2 8 4 2 段 2 1 3 棵 师 你们听明白了吗?哪个同学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 118 教学目标 1 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会灵活解决植树问题。2 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感悟 化归 的解题方法。3 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对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难点 建模,及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