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植树问题

发布 2020-10-17 02:54:28 阅读 6274

植树问题(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8页例2。

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集体汇报植树棵数。

4)师在各组汇报后提问:为什么同样是20m的小路,为什么有的是种3棵树,有的是种4棵树,有的是种5棵树?请大家在黑板上“种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比较中初步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

二、发现规律再次感悟。

1.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方案之间的差异以此发现植树问题的基本特征“间隔数+1=棵数”。

2.请学生举例验证“间隔数+1=棵数”。

师:如果分成n段会怎样?

3.师:这是金老师的方案,能看懂吗?(课件演示)

请你帮助计算小路的一侧共需要多少棵树?

师:如果每隔4m种一棵,又会怎样?

4.小结:通过这分设计方案,发现了什么?金老师会把你们的方案上交到学校的。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渗透代数思想。借助图形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应用规律。

1.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你能找找看吗?

2.变式练习。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现以下信息:

师:同学们真能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许多类似的植树问题。这是陈老师家乡重庆的鹅公岩大桥,想知道这座桥上有多少盏路灯吗?

课件出示:大桥全长1420米,大桥的两侧每隔10米安装了一盏路灯。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路灯?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出示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信息的出示除了文字还配有学生熟悉的**,刺激感观,加强信息与已有知识基础之间的链接,促进迁移,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小组合作交流,帮助后进生理解,让全体学生都有发展。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端植树的两种情况进行总结,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图。

五、课堂检测a

课堂检测b附答案:

a 42棵。

b 10÷2=5 5-1=4(根)

50×4=200(米)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设计。作者简介 江西省省宜丰县新昌一小漆凌华。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学科 小学数学。创作思路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素材选用 四年级下册第117 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 3题。技术运用 wor...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填空题。1.挂钟6时敲响了6下,10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 秒。2.圆形溜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 盏灯。3.一张桌子坐六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10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14人 照这样,10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做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三课时

课题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等方法,经历 封闭线路 植数 问题特征 规律 解决方法等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和重叠问题思想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2 初步学会应用重叠问题和 植数 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