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八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9-25 18:57:28 阅读 1275

三、 解决问题。

教学例2操场上这些同学在踢毽子比赛,下面是第四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

哪个队的成绩好?

指名板演,集体纠正。

小结:所以我们说,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四、 练习。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遇到求平均数,我们带着平均数这个好朋友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92页做一做1-2题

五、 总结。

好,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是的,我们学了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还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数量比较少得时候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在数量较大时,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先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求出总数量,再除以份数,求出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

1.三清山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1万人。

2.上饶5月21日平均降雨量为22毫米。

3.上饶全年平均每天气温是17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苏老师家2023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

六、 板书设计。

平均数。移多补少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13(个)第二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23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

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2023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图例

ppt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4、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成96页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97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二十三1题。

第三课时复式条形图练习课。

练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练习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练习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98-99页练习二十三)

1、 第2题。

某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下图(看图回答)

1)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 调查本班同学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并根据小组同学的数据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2、 第3题。

下面是某市人均寿命统计表,并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提高训练。

100页第6题小组讨论、汇报,集体解答。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作业。练习二十三4--5题。

第四课时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第101-102页。

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菜谱、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去饭店吃过午饭吗?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点菜,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家作主点回菜呢?

师:不过老师要告诉你,点菜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特棒的点菜员、营养师、美食家呀?学过这节课后,你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大家有兴趣学好这节课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我们吃了才能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板书课题: “营养午餐”)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到学校食堂去看看。今天,食堂的师傅们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美的菜肴?(出示午餐菜谱,师生边看边说菜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师:看到这么多精美的菜肴,同学们想不想去尝一尝呀?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点菜员吧。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从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菜谱中点出自己最爱吃的三种,制作出你们小组午餐的菜谱。

为了简便起见,可以只写每种菜的编号。

(小组合作,确定本小组午餐菜谱)

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选择了哪三种菜?为什么选择这三种菜?其他同学能发现他们选择的菜有什么特点吗?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菜谱)

引导发现选择的是全是荤菜、或者全是素菜、或者荤素搭配)

师:通过统计,你发现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了吗?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呢?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了解营养成分。

师:为了了解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了解每种搭配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营养专家讲话的文字,学生齐读)

师: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结合生活再说一说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师:数与数之间的相差关系有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而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板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

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比一比谁理解得好、说得对。

各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不低于”就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时,可以将“>”号和“=”上下对齐并简化写成“≥”师边说边板书:

≥)不超过就是不大于,也就是小于或等于,用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是≤。(师板书:≤)

2、分析菜式营养。

师: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和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

出示营养成份表或指导学生看书)

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检验一下,看看自己刚才点的菜符不符合这两条营养标准。(先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3、探索配菜策略。

师:我们再通过举手统计的形式,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点的菜不符合两条营养标准。

师:那么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哪?

请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荤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素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

怎样配菜才容易使热量和脂肪都符合标准?

讨论后进行汇报)

4、检验午餐菜谱。

师:今天,食堂师傅们从10种菜肴中为大家提供了三种午餐菜谱,并且做到了荤素搭配,让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检验一下这三种午餐菜谱是否符合两条营养标准。

5、调整配菜方案。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科学、合理的配菜方法,而且还会检验是否符合两条营养标准。这样,每个同学就能成为营养专家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数学应用能力的比赛吧。请首先调整一下自己的菜单,使它符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

还可以找出更多的符合营养标准的菜单,比一比三分钟内谁找出的符合两条营养标准的菜单最多。

2、评选最佳方案。

师:下面就来展示一下大家探索的成果吧,汇报一下你们找出的符合两条营养标准的菜单,并让汇报学生并说出求出的热量总和和脂肪总和,其他同学用计算器检验。

师:在这么多的菜单中,你最喜欢哪种搭配?

师:为了将同学们最喜欢的午餐菜谱情况反馈给食堂师傅们,课后做一个小调查,统计评选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5种搭配方案,并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完成后交给老师进行评比,听清楚了吗?

3、建议科学饮食。

师:同学们,不科学的饮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你认为我们班偏胖和偏瘦的同学,有可能在饮食上有什么不好的习惯?你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师:老师也建议你们:在日常饮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可以做到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案。文峰小学朱其全。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39例1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 使学生理解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的运算规律,并能根据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 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性质 说课稿。下司镇坝佑小学陆龙秀。一 说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的例1 例2 例3 例4及 做一做 二 说教材。1 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性质 说课稿。下司镇坝佑小学陆龙秀。一 说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的例1 例2 例3 例4及 做一做 二 说教材。1 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