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冽(liè) 诣太守(zhǐ) 往来翕忽(xī)
b.阡陌(mò)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c.蒹葭(jiā) 窈窕(tiǎo) 垂髫(táo)
d.溯游(sù) 为坻(chí) 峨冠(g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惊异)
b.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d.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乃记之而去”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观。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而竖其左膝。
4.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
b.便要还家。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说明和议论。
c.“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赋、比、兴三大类。
6.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
下联:赏美文如( )春风。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全、都)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引领)
8.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处处志之。
b.径寸之木。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箬篷覆之。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他描绘这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何用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睥睨②梁③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穷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④,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者。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垠:尽头。②睥睨(pìnì):城上女墙。③梁(lì):屋的正梁。④箭:泛指竹子。⑤中州:泛指黄河中游地区。
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3)益奇而坚( )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4.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时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写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西湖遇上雪。
施立松。生在南方,长在海岛,生命中有雪的日子不多。如果有,就一定得留给西湖,留给孤山,留给断桥。
这些年,总是去杭州,走西湖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可是,遇到春花秋月,看惯曲院风荷,却一直遇不到雪。每每走在断桥,总觉得西湖欠我点儿什么,或者是我欠西湖点儿什么。
那天,是奔着雪消息去的杭州,可阳光好得让雪消息成了又一则谎言。以为这一年又要与雪擦肩,收拾行囊时,发现窗外飘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密密麻麻,仿佛谁抖开了装棉絮的袋子,漫天都是轻盈的飞絮。
向西湖。伞收背囊里,不想撑开,走在雪中,任雪花在青衣上印白花,濡湿一片,又印上一片,花一层层消失,又一层层印上。倒是帽檐上薄薄地压一层,长发上也有,像黑色绸缎上跳跃着几丝浪花白。
眉上沾了几枚,化了,溜到颊边,像泪。鼻尖也哈了几朵,然后就变红,像雪人脸上的红萝卜。
白堤上行人不多,却都兴高采烈的,都是我的同路人,踮着脚尖走,跳着舞步走,踩的都是雪花的节奏,仿佛矜持地走着就对不住漫天的飞雪。雪一落路面便化了,只留亮亮的一道痕。两旁的草地上,雪轻轻悄悄地稳下身形,草用枯黄的小手臂护着她们。
慢慢地,雪便把草掩在身下了。枯草正需一床雪被暖暖地盖着,好孕育一个青青的梦。柳树的枝条太瘦,接不住雪花,只不断地滴下水珠子。
荷也用褐色的指掌捧一朵朵雪花,她们是在听雪吧,还是雪要借枯荷听雨声?一群麻鸭还在湖中欢快地游着,不时吆喝上几声,像是山歌,又像与同伴耳语。鱼早沉到水深处去了,他们忙忙地啄来啄去,是想尝尝雪的滋味吗?
断桥的雪,是要等残了才看的,那就去孤山吧。孤山的梅花早斟了一盏梅香等着了,远远地闻着就醉了。红梅艳艳地映着白雪,妖娆得像上了浓妆、抹了脂粉的女子,惹得人心里痒痒的,难怪那风雅至极的林逋要迎娶她,这新娘委实太迷人。
白梅最是可怜,娇怯怯地藏在雪后,只是那红的黄的蕊,悄悄地探出来,还有那香,是藏也藏不住的。
曲径被雪掩埋,两行脚印清晰地书写着工整的对偶句,让人实在不忍踩上去,生怕零乱诗句的工整和诗意,只好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就着脚印,亦步亦趋。孤山下那一片完整的雪地,厚厚的,软软的,让人想躺上去打几个滚儿,可又怕踩坏它,只伸手轻轻拈起一片,放到唇边,凉凉的,沁入心脾的冰爽。
该驾一叶小舟,披一张蓑衣,温一壶酒,像张岱那样,在茫茫苍苍的湖上,看只剩淡淡一痕的断桥,遇三两痴绝之人,把酒言欢。可我,哪有那份风雅,只好在咖啡屋前抖一抖满身的雪花。咖啡屋正对着断桥,雪仍在落,断桥那盛大的爱情,在雪中增厚。
浊世的悲欢,凡素的冷暖,由一朵雪花开始,渐渐被掩埋,只任一场爱情从洁白剔透出发,不去想能走多远。即便雪残了,不也仍是一段轰轰烈烈的爱吗?
生命里的雪不多,有这一场,与西湖、与断桥、与孤山分享,便是生命的轻舞飞扬,便是人世的雪月风花。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5.作者写了西湖哪几个地方的雪?
16.从全文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法?简要分析。
17.第⑥段开头写道:“断桥的雪,是要等残了才看的。”请找出与之相照应的段落。
18.本文最后一段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题目: 让我陶醉。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语言优美凝练,闪烁着古人的思想 智慧,内涵丰富,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桃花源记 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 生活和谐 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 了解 傅雷家书 的主要内容,感受爱子深情。2 学习有选择的阅读,体悟人生智慧。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在以前,通信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是沟通两地各种情感最好的载体。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通过一封封家书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为儿子排忧解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 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 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 a 略无阙处 qu 沿溯阻绝 s 飞漱其间 s b 水皆骠碧 pi o 能与其奇 y 藻荇交横 x ng c 泠泠作响 l ng 互相轩邈 xu n 嘤嘤成韵 y ng d 夕日欲颓 tu 隐天敝日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