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纯朴的乡村》教案设计

发布 2024-03-09 23:30:06 阅读 8949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教学进度表。

1 古诗词三首。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本文包含三首古诗词,其中有两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初夏农村的忙碌,村居生活富有情趣。诗中用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之作,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在店内看到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清平乐·村居》则描写了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及农村安宁平静的生活。

在诗人的笔下,三首诗词都描写农村里的朴素恬静,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无一不表达着作者对农村快乐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课件、准备《清平乐·村居》的**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进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描写乡村田园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出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

3.指读字音,理解课题:“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杂”是平舌音,“杂兴”的意思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是“住”的意思。“新市”是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4.带着理解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平舌音“杂”,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齐读。

4.默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想办法解决。

5.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说说你在这首诗描绘的画里看到的情景。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人笔下的画面,并结合画面,读出感情。

学生交流:预设:

生1:读到“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两句时,“我”仿佛看到果园里梅子成熟了,金灿灿的,杏子也长得很肥美。田野里小麦开花了,雪白一片,油菜花渐渐凋谢了。

师:多美的景色呀!诗人把它凝练成两句诗就是——(生接读诗句)。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画面。

生2:读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时,“我”仿佛看到夏天的时候,篱笆边没有人,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3.教师引导想象:蝴蝶和蜻蜓飞来飞去,可爱极了,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让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充分的讨论,了解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感受农民的繁忙和劳动的辛苦。)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感悟诗句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过程中,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理解古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三、想象画面,自学古诗。

1.过渡:刚才大家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了第一首古诗,相信第二首古诗也一定难不倒大家。下面请大家小组内合作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按节奏读一读古诗,读准生字的读音,读出诗的韵味。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根据对加点字词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阴:树荫。一径深:一条小路长长的。

急走:快跑。

读读诗句,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指名朗读诗句,齐读诗句。

交流诗句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长长地伸向远方,树上的花落了,树叶还未长得茂盛,还未形成树荫。儿童匆匆忙忙地跑着追赶一只黄蝶,黄蝶飞入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我看到了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安静;我仿佛看到树上的花已经纷纷落下来,可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荫。

配乐朗读诗句。

设计意图:两首诗都是画面感十分强的乡村古诗,采用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自学,让学生自学第二首古诗,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杂、稀、篱、蜻、蜓、蝶、宿、徐、疏。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杂、篱、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稀、蜻、蜓、蝶、徐、疏”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蜻、蜓、蝶”部首相同,都是“虫”字旁。

3.教师范写:篱、蝶、疏。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5.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书写时间,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背诵积累,实践拓展。

1.背诵古诗。

2.选择你喜欢的古诗,结合里面的诗句,给古诗画一幅配画。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意图:制作“诗配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谁能背一背?(指名背诵)

2.过渡:背得真好!奖励大家欣赏**(**ppt),好听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词出自**吗?

3.(板书:清平乐·村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看看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可举例,对比说明“诗和词在形式上的区别”。

4.小结:词的题目由词牌名和词题组成。在这里“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最开始是配乐唱的歌曲,“乐”在这里读yuè,“村居”是词题。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以**欣赏引出要学的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词的特点。

导学:除了题目不一样以外,找找词句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1.词句有长有短,不像古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词相对而言形式更加自由一些。

2.中间的空行把词分为两部分,相当于把歌词分为两段,在这里我们称这两部分为上阕和下阕。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有停顿。

3.词押韵ao“小、草、好、媪”;onɡ“东、笼”。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词体、了解词韵,感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优美,有助于学生对词的理解。

三、理解词意。

1.导学:读了词题“村居”,你能猜到这首词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吗?

为了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体会意境,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词,把词句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词,辨析字音。

1)剥:两个音意思一样,bāo,一般用作口语,如“剥皮、剥花生”;而bō属于书面语,所以这里读bō。

2)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3)翁媪:强调读音。“翁”指的是“老翁”,“媪”指的是“老妇”。

3.交流书写注意事项。(1)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茅、檐、翁、赖、剥。

2)观察生字的特点,交流书写要点。

3)**书写动漫。

4)练写2个字。

4.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自由读,同桌讨论,同学汇报,其他人认真听。)

1)茅:指茅草屋。

2)相媚好:相互逗趣、取乐。

3)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4)翁媪:老翁和老妇。

5.引导朗读: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让我们同桌之间互相读读,指名展示读。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注解,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四、读出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词都是一幅生动的画。

一)环境图。

导学:这些画面有些是写景的——请你读(指名读词句),有些是写人的——齐读词句。

1.第一个画面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部编版 统编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基础积累。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y u l ji m nz o y n t o y n j n ji m n ji n y n p q 二 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疙瘩 耳聋 l n b.看门 k n 叫嚣 xi o c....

2024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 100分 基础积累。一 拼写闯关。看拼音,写词语。5分 他的汗滴,沿着的山路继续向上,只为更好地感受的雄伟壮丽。二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只有一句注音错误,这一句是 4分 a.湖光秋月两相和 h 潭面无风镜未磨 m b.自古华 hu 山一条道。c.饮 y n 马溪边,绿草如茵。d...

部编版 统编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第八单元测试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基础积累。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 sh of n shu z n j z s li n ji j n zh h xi o ch i ch 二 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喜讯 x n 木牌 p i b.垫子 di n 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