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发布 2024-03-09 11:35:58 阅读 5027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题。

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命题人:李宗刚。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南冥(mínɡ) 濠梁(háo) 鲦鱼(tiáo) 惠子(huì)

b.嘉肴(yáo) 相长(zhǎnɡ) 修睦(m有分(fèn)

c.祗辱(zhǐ) 骈死(pián) 食马者(shí) 其真无马邪(yé)

d.挂罥(juàn) 漠漠(mò) 翩翩(piān) 三重茅(chónɡ)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选贤与能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b.作者在《大道之行也》中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卖炭翁》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5.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

b.问所从来

c.马之千里者

d.全石以为底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气息,这里指风)

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

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4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

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

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19分)

8.诗文填空(1——5小题每空1分,第6小题每2个空1分,共11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虽有嘉肴》)

3)《马说》中作者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5)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6)古诗词超级飞花令——写出含“白云”二字的连续的两句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9.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话出自 (国籍)作家写的自传体**主人公是他在人名)地引导下走上革命的道路。(3分)

2)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有何感受?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

1分)10.综合性学习(4分)

自古以来,中国人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影响非常大。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家庭内部有之说,人与人之间将“和气致祥”,做生讲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 1分)

2)请写出与“和”有关的几个成语或俗语。(不少于二个)(1分)

3)下面一句是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名言: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阅读(37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4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 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作者描写周瑜的英雄业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1分)

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

”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回:回转,扭转。

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

息怒。④谒告:请假。

⑤鹞:猛禽 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故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魏征状貌不逾中人4)上尝得佳鹞。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15.请用 “/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标3 处)。(3分)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16.魏征向皇上奏事是,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2分 )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2分)

随风吹笛。林清玄。

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

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部编版 201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no.20 21.庄子 二则。北冥有鱼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2 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3 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德育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感受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或通过品味课文的意蕴哲思,汲取传统智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评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评答案。一 1.答案 d 解析 a项中,粱 应为 梁 b项中,燥 应读z o c项中,与 应读j 2.答案 a 解析 a项中,怒 应译为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答案 a 解析 a项中的 而 都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b项中,第一个 其 表推测语气,相当于 恐怕 第二个 其 为代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儒家对学习生活 理想社会的期望,有韩愈 不平则鸣 的呐喊,有杜甫 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