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20)
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
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德育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感受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或通过品味课文的意蕴哲思,汲取传统智慧。
一、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简介。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基础梳理。
3.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北冥(míng) 鲲(kūn) 齐谐(xié) 抟扶摇(tuán)
4.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词语。
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3)一词多义。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为其名为鲲(叫作化而为鸟(成为)
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种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三、合作与**。
1.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
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大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的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4.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由“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一句可知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四、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能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五、拓展延伸。
请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庄子名言并解释。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21)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
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德育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感受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或通过品味课文的意蕴哲思,汲取传统智慧。
一、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简介。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基础梳理。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háo) 鲦鱼(tiá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是鱼之乐也:这。
2)汝安知鱼乐:怎么。
3)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4)循其本:追溯。
3.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合作与**。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
读课文,思考**:
4.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5.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6.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四、主旨**。
7.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8.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
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五、拓展延伸。
庄子小故事。
庄子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师坦然微笑,说道:
“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
”**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师平静笑道:
“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要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22)
22.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有节奏地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德育目标: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1、知识链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019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 一 书写水平考查 5分 1.请把下面的句子书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工整 美观。5分 一年四季,广袤 美妙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馈赠。二 听力水平测试 5分 2 听录音,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列题目。5分 1 根据录音,说说独秀峰位于哪个市中心。2分 2 根据录音,为下面的拼音选择正确的字形。1分 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019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班级姓名分数 一 基础。1 古诗词默写。10分 1落英缤纷。陶渊明 桃花源记 2水波不兴。魏学洢 核舟记 3君子好逑。关雎 4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 5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 马说 6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可怜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说课稿 第23课《马说》
马说 说课。各位评委 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马说 它是人教版八年级 下 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 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 针砭和控诉 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