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的13课教案

发布 2024-03-03 07:30:07 阅读 4450

13. 风从那里来。

教学内容】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教材分析】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可以造福于我们,也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

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什么是风?风从**来?

空气流动而成风。我们感觉到风,其实是我们感到附近的空气在流动。我们用扇子使空气流动,会感到阵阵凉风。

刮风时,是什么使空气流动而产生风呢?由于不同地方受热情况不一样使空气温度有分别,较热的空气膨胀,空气密度及气压减低,周围的较凉空气就会流过去填补空缺,而形成风。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指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风的成因模拟实验,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进而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学生用简单的器材作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从而风的成因;

教学难点】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用简单器材设计操作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风的文字及**资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抹布、纸条、蚊香、蜡烛等物品。

教师准备:关于风的文字及**资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抹布、纸条、蚊香、蜡烛等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交流风从哪儿来这一科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做一做、摆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小组学习,合作**。

1、指导学生交流对风的认识,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讨论后自己的感受认识填写到科学记录卡上,进而积极思考产生**性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认识风的形成原因。

3、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猜想、假设,通过交流初步达成共识,根据准备的实验材料设计方案验证猜想。

4、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按照事先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强交流、相互合作,从模拟实验结果推想到自然界里风是如何形成的。

三、交流汇报,评价质疑。

教师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小组实验结果,汇总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产生新的问题。

四、概括总结,抽象提升。

1、谈话:海陆风是怎么回事/

2、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交流,谈体会。

3、教师小结:海陆风是沿海地区昼夜变化显著的风。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叫陆风。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关于风的科学**问题。以“地球高层大气中有没有风”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活动:

进一步思考问题,搜集关于风的科学知识,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风从**来。

我的实验设计方案我的发现。

教学反思】

六年级13课动物教案

第十三课。动物的运动。一 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能用图或文字表述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动物运动的方式。2.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二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去思考 回忆不同动物的...

六年级语文13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是 一夜的工作 大家如何设计 一夜的工作 教学内容!下面是六年级语文13课教案,为大家提供参考。一夜的工作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在建国初期,作者送稿去中南海请 审阅,在陪同 审阅稿件时,目睹 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 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

六年级语文上册13课教案

第12课 把耳朵叫醒 教案。教学目标。1 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 了解 米老鼠 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教师 搜集有关沃尔特 迪斯尼的创业故事。学生 搜集米老鼠的各种动画形象。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入,展示课题。1 出示迪斯尼公司...